•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特别报道
  • A4:货币债券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观点评论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5 1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基金
    发行持续回暖 股基债基均获青睐
    新世纪泛资源基金获批
    基金公司暗中角力专户一对多
    交银施罗德环球精选
    10派0.3元
    诺安灵活配置基金10派1元
    国联安德盛红利
    10派2元
    基金经理:A股估值压力渐显
    基金同益调整基金经理
    博时基金:
    信用债市场机会大
    嘉实量化
    网上申购踊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发行持续回暖 股基债基均获青睐
    2009年05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晓婧
      ⊙本报记者 吴晓婧

      

      在新基金获批提速之时,其发行也呈现“小步快走”逐步回暖之势。5月以来,偏股型基金发行回暖势头相当强劲,而增强型债基也颇受投资者青睐。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新基金发行大环境向好外,大基金公司的品牌效应也不容忽视。

      

      偏股型基金发行势头喜人

      行情的反弹速度与力度显然超出了许多投资者的预期,在上证指数不断创出反弹新高之时,偏股型基金的赚钱效应也进一步凸显。截至5月12日,今年来已有12只偏股型基金涨幅超过50%。从近期偏股型基金的发行规模来看,其回暖势头相当强劲。

      昨日开始发行的广发聚瑞基金,当日销售就已近4亿元。近期发行的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基金,单日募集更是达到近150亿元,这也是2007年底以来出现的首只一日售罄的百亿规模股票方向基金。

      事实上,统计今年以来偏股型基金单月平均募集规模也可以看出,新基金发行呈现出逐步回暖态势。天相数据显示,1月份共有3只偏股基金成立,平均规模为9.41亿份,3月份共有10只偏股基金成立,平均规模为21亿份,4月份共有10只偏股基金成立,平均规模为26.3亿份。

      值得注意的是,偏股型基金发行不断回暖除了市场持续走强吸引部分投资者入场外,4月以来不少大基金公司以及银行系基金公司加入新基金发行大军,其品牌效应与渠道优势也“推高”了偏股型基金发行规模,而个别创新基金更是受到市场热捧。

      

      增强型债基“意外”受欢迎

      在股基发行回暖之时,增强型债基的发行规模也出人意料地走高。近期债基发行较为密集,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旗下债基发行显然不差。

      例如,建信基金旗下正在募集的建信收益增强债基,募集时间为4月21日至5月27日。据记者了解,截至5月12日,该基金的认购量即超过53亿份,呈现出持续的热销势头。

      此外,5月12日首发的富国优化强债基金,受到投资人热捧。截至12日下午4时,据不完全统计,富国优化强债的首日销售近10亿,其中,绝大部分认购资金来自散户。此外,博时今年的首只新基金博时信用债基也于5月11日起正式发行。

      事实上,随着股市的大幅反弹,今年以来,混合型基金中的偏债型基金收益率大幅超越了普通债基,而普通债基中,增强型债基的业绩也是位于前列。

      近期债基发行走高,或许体现了部分资金的避险需求,增强型债基可攻可守的产品设计,对于投资者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就债券市场整体而言,今年依然存在一定的结构性机会,信用债、股市相关性较强的可转债以及股票市场投资都将为增强债券型基金带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