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关键因素造成了当前的危机,一是世界经济失衡,另一个是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失灵。
尽管未来全球经济有必要更趋平衡,但目前最关键的是需求。当前,刺激需求比全球经济实现平衡更加紧迫,即使刺激需求的举措会使全球经济回复平衡的进程后延,目前马上追求实现平衡可能导致经济下滑的恶性循环加剧。同样,在金融行业内部,要紧的是修复有问题的部分,而不是全面推倒重建。从各国的情况看,目前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实际上集中在支持金融体系、汇率政策、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等四大领域。
笔者将重点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或许也并不能够阻止经济衰退的发生,更有可能的结果是通过政策手段成功地将经济下滑限制在一定幅度内,并缩短低迷期间。经济体越开放,其所采取的财政政策渗漏到其他国家的可能性越大。短期而言,政府支出比减税更有效。政府支出越直接,可能产生的影响将会越大。大多数亚洲经济体迅速地动用了财政政策。
在货币政策方面,自去年秋天金融危机升级以来,各国央行基本反应得当。世界范围内货币政策持续性放松。就西方的情况而言,在笔者看来出现通缩的风险比通胀更大。新兴经济体内是否会出现通胀风险不可一概论之,需要结合各经济体的具体情况,对很多新兴经济体而言,不会立刻面临通胀问题。一旦经济开始复苏,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将对通胀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全球采取了积极的政策对应危机,但仍然不够。亚洲还有空间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西方尽管可能以非传统的货币政策为主,但亦不能排除继续加大财政刺激力度的可能。
我们认为,西方当前的危机是结构性的问题,而东方面临的是周期性的经济下滑。预计西方经济体将于2009年末到达底部。即便如此,失业率仍然会继续攀高,到2010年底达到失业高峰。美国的失业率将远远超出当前预期。同时,欧元区会面临严峻的局势,既有自身经济体的问题,还有中东欧地区问题的消极的溢出效应。
对亚洲而言,经济衰退持续的时间和程度都要好于西方。但是,亚洲仍有必要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同时也需要区内资本市场的纵深发展。周期性风险不容忽视,同样不可低估亚洲经济的增长潜力。如果美国率先复苏,将会令亚洲受益,不论是直接提振出口,或是间接提振股票市场和信心。近期部分股市表现出的反弹可能由于出现过早而后劲不足。但是即使美国经济反弹不够有力,如我们的预期,亚洲也不会遭受困扰西方的高债务和去杠杆化问题。因此,亚洲有机会率先独自复苏。现在亚洲仍有充分空间实施经济刺激政策,但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以增加私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