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比亚迪销售公司有关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之前只供应政府部门的比亚迪双模电动车F3DM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向私人消费者零售。
本报记者同时还获悉,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就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多少金额的补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
在面对新能源汽车高昂的成本和市场需要之间的矛盾时,地方政府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方面,重庆市政府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自从在全国率先启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工程后,重庆市出台了向个人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提供补贴的政策。尽管重庆的补贴政策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完美——补贴资金有限,补贴数量较少,而且只针对本地长安汽车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然而,业内人士誉之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破题之举”。
⊙本报记者 宦璐
地方政府率先出手
5月11日,重庆市政府在全国首开对新能源车进行补贴的先河,将向本地长安汽车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提供3.6亿元补贴。这是继在全国首先启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工程后,重庆市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又一力举。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表示,根据公司已与重庆市政府达成的初步协议,重庆市政府将向重庆市民购买长安汽车生产的杰勋混合动力轿车提供3.6万元现金补贴。此外,在使用期间,还将免收三年的路桥费(价值约7000元)。这样,单车的补贴额将高达4.3万元。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进华对记者表示,欧美国家一般对个人购买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占新增成本的50%左右。重庆市的这个补贴比例相当高。
据了解,长安杰勋混合动力轿车售价大约为14万元,而搭载传统汽油发动机的杰勋轿车厂家指导价最低为10.48万元,除发动机外,两者的其他配置相同。以此计算,混合动力版的成本大约增加4万元左右,这样,政府提供的现金补贴比例达到了差价的90%。
长安新能源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对企业而言,通过当地政府的补贴,一方面支持、帮助企业解决了研发新能源汽车增加的成本问题,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明确了目前阶段的目标市场。
长安新能源汽车公司副总任勇告诉记者,杰勋混合动力轿车目前已经开始预订,最快将于6月份交车。据他透露,长安的混动车型已列入全国“十城千辆”的示范项目,推广期在2010年内,今年能够释放多大采购量还不得而知。“不过,在13个城市以外,示范地点还会继续增加。不光在重庆,我们还要去其他城市应标,如昆明等城市。”
事实上,重庆市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直极其重视。
2008年11月27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动应用工程在重庆启动。启动仪式上,重庆市政府向长安集团公司授予了2000万元大规模推广应用支持资金,并率先采购10辆长安杰勋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政府公务用车。重庆市科委主任周旭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在3年内,实现政府公务用车、出租车、公交车等1000辆以上的混合动力汽车规模运行。”
另外,重庆市政府还意识到单打独斗很难完成完整车辆的研发,企业之间建立同盟关系非常重要。重庆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业处副处长吴雅琪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去年12月,重庆与丹佛市以及福特汽车公司和长安集团共同签署了《建立绿色合作伙伴意向书》,签约四方将在十年合作框架下就城市应用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开展合作。重庆作为中国唯一与美方合作的城市,将以此构建起一个世界级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和制造基地。
吴雅琪表示,“福特公司Plug-in纯电动汽车技术成熟,丹佛市拥有美国三大汽车能源实验室,电池制造和电网设施建设经验丰富。重庆市希望通过示范运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这是政府间、企业间两个层面的合作模式创新,合作四方都非常重视该项目。我们专门成立了8人执行小组,每方有两名负责人,计划在半年内制定出三年期推进计划。”
除重庆以外,已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开始思考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应用。
今年3月25日,在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常务副市长许勤透露,深圳计划出台针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这将完善深圳的电动车产业布局。
比亚迪公司的F3DM双模汽车目前收到的全部80辆订单都来自深圳,而其工厂所在地西安市的政府部门也表示,虽未纳入“十城千辆”的推广城市,但作为对本地企业的支持,也将采购少量该车型以示范运行,并有可能成为F3DM下一个上市的城市。
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建钧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对媒体表示,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将在年底向市场推广,如果在政府“有形之手”的大力作用下,该车的上市时间也可能大大提前。
比亚迪F3DM是目前国内新能源轿车领域唯一一款正式公布市场价格的车型。不过,普通消费者现在尚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购买到这款车。
“如果没有补贴,新能源车的价格仍然是太高了。”一位有意购买新能源车的王先生此前算过一笔账,像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和比亚迪F3普通车型的价格相差近10万元。以一辆家庭用车每年行驶约2万公里计算,电动车每年可节省油费约5000元,10年可省油费5万元,这样的话,对目前没有补贴的个人消费者而言,电动车显然缺乏吸引力。
汽车业内分析人士还向记者表示,从财务实力来看,深圳市政府的财政收入要比重庆高出很多,因此,目前更多目光已经聚焦在深圳市政府身上。
6月的期待
各地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个人用户的补贴行动计划,也可视为一种无声的呼唤。
根据今年2月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工作进度要求,6月份,《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政策》将出台。届时,财政部将公布个人购车的鼓励政策。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由此将进入提速期。
今年2月5日,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文件宣布给予新能源汽车补贴,其中纯电动客车最高补贴50万元;2月底,《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出笼,“逐步实现国产电动汽车产销规模”堪称对纯电动车产业化的最大支持。其中,三年内中央将投资100亿元专项资金,发展新能源汽车及车用电池组等关键技术;建立生产体系,形成10亿安时高性能车用电池生产能力;逐步实现国产电动汽车产销规模,总体形成国内50万辆电动、油电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作为新能源汽车普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基础建设也尤为重要。政府计划于2009年12月推出新能源汽车基础建设规划,建立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加快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公用充电设施建设。
锦州万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清洁对记者表示,三年后的2011年,要实现5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能,以及在总销量中占到5%,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刺激私人用户的力度。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方面,都对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
受利好政策影响,近年来,各汽车厂商纷纷加快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步伐。
今年3月份,奇瑞汽车推出了纯电动车S18。“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政府采购中,享受到更大的份额。”奇瑞汽车总裁助理金弋波说。
一汽集团技术中心电动汽车研究室主任赵子亮对记者表示:“今年,一汽集团将新能源汽车研发作为重中之重,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汽集团开发新能源汽车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天津发动机和轿车厂、技术中心研发平台等。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目标非常明确,结合示范运营,配合国家‘十城千辆’计划,将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
“关键零部件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我们希望通过对外项目招标,与先进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强合作。”赵子亮称,目前,一汽集团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集成技术,但具体产品研发优势尚未形成,而新能源零部件企业将借助一汽集团丰富的资源优势得以产业化,进而实现合作共赢。
科技部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咨询组组长王秉刚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推行863新能源汽车研发计划以来,中小企业积极响应,大集团行动相对较缓。如果仅依靠国家投资试制产品样车,是很难实现产业化的。近来,大企业集团开始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研发,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在上海车展上,记者看到,在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领域中,吉利推出了Ek-2高性能电动汽车,长城推出了欧拉,而华晨、奇瑞、比亚迪、海马、力帆等车企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车展上自主品牌推出的电动汽车总数达到十多款,在混合动力、氢动力、燃料电池等领域也均有新技术展现。
瞄准新能源汽车庞大市场的不仅仅是国内外整车企业,包括万向、万得等民营汽车零部件车企们也在谋划布局,以期分得一份蛋糕。
锦州万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清洁告诉记者,此前从未有过任何造车经验的他们,看好这一波新的“造车潮”,其2人座电动车已于3月份下线,其远景规划则是打造年产百万辆的电动车产业基地。
补贴政策如何落实是关键
技术成熟与成本控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两个难点,也是国家出台扶持政策的出发点。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向记者表示,在政策扶持方面,现已出台的在100亿元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十城千辆”示范运行,新能源汽车购买给予补贴等政策,自下而上启动市场,路径准确鲜明,对于该产业是重大利好,但关键还要看能否最终落实。
陈全世认为,《规划》提出的“到2011年新能源汽车形成50万辆的产能”实现较有把握,但这一产能到时能否完全开足,则还要看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销量要占到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则要看消费者的认可程度,能否实现目前难下定论。
另外,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我国赶超世界汽车工业的突破口,但发展新能源汽车不能一哄而上,政府与企业都要稳步推进。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采访中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须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热情高涨,但大多数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更多的还是在造势,吸引眼球。”
徐长明强调,现阶段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制造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混合动力技术、电池技术与国外企业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关键还是依赖技术、成本及公用设施问题的解决。目前,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还只是“示范工程”,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政府应该在推广新能源汽车方面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