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金融·证券
  • 8:专版
  • 9:焦点
  • 10:观点评论
  • 11:时事国内
  • 12:时事海外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5 1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专栏
    全球低碳经济争霸已然开赛——循环经济随笔之二十三
    在“研修”的
    光鲜外衣下
    “浮盈也算盈”
    一石两鸟——谈谈本次金融危机的美国政府因素
    财政透明之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在“研修”的光鲜外衣下
    2009年05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鸿斌
      ◎陈鸿斌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编辑室主任

      随着日本经济危机程度不断加重,失业率也在急剧攀升。今年3月就比2月提高了0.4个百分点,预计年内将会突破6%,创下泡沫经济破灭以来的新高。在这股失业大潮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日本从周边国家招收的“研修生”。

      日本的研修生制度始于1993年。其初衷是让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通过在日本的研修实习,掌握一定的技术,回国后发挥作用。但日本同样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企业尤其是那些利润空间有限、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从这一制度中看到了吸收廉价劳动力的巨大空间,于是便上下配合,全力推动这一制度的发展。表面上,日本的法律不允许企业直接接受外国研修生,必须通过一家叫做“国际研修合作机构”的中介机构,即由该机构代为办理各种手续,引进研修生,然后由该机构向企业派遣研修生,企业向中介机构缴纳“管理费”。中介机构名曰“管理”,其实就是收钱。什么政府的规定,在他们眼里都是做做样子的。尽管企业为此须缴纳每人每月3万至5万日元的费用,但由于付给研修生的费用仅为6万至7万日元,加起来还不到日本员工的三分之一,更不用说各种保险费用了。而且研修生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根本就谈不上技术含量,都是很简单的操作。到了3年就换人,由此确保企业的劳动力不发生问题。

      2007年,日本吸收的外国研修生首次突破了10万人大关。他们被分到2.5万家中小企业。当初日本接收企业与这些研修生签订的合同期限是3年,但由于突然暴发的金融危机,企业订单骤然减少,当然也就不再需要那么多员工了。在裁减员工时,让外国研修生先卷铺盖走人,对企业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但此举却使得众多的外国研修生窘迫万分。

      过去,说起日本外籍工,大都是日裔巴西人,即日本在巴西移民的后代。但由于那些外籍工在日本的生存能力较强,所以跳槽频率很高,再加上由于他们拥有在日本的永久居留权,其工资水平也不比日本人低,所以现今日本一些中小企业根本用不起这批人。

      以爱知县一家电器零件生产企业为例。该企业拥有140名员工,年销售额约为20亿日元。前几年为了扩大生产,该企业想增加员工,4年中居然没招到1名本国员工。无奈之下,为了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转,便将眼光盯上了研修生。该企业的一位负责人专程前往越南招收研修生,前年和去年分别接受了9名和10名越南研修生。然而,此一时彼一时,转眼间订单锐减,企业都无法每天开工了,这近20个越南研修生就首先成了牺牲品。

      这些越南研修生去日本就是为了挣钱,尽管他们在日本的“研修费”比同企业日本职工的工资低得多,但通过节衣缩食,3年下来还是可以积攒下一笔钱的。但越南研修生的出国费用相当高昂,他们为此向本国中介机构缴纳的费用就达1500美元,另外还须交付8000美元的保证金。这些费用他们大多都是从银行借贷的,为此每月支付给银行的利息就与当地的月收入水平不相上下。对那些越南研修生来说,第一年是为别人打工,也就是偿还费用和支付利息,后两年才能略有节余。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忍受了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他们的宿舍摆满了一张张上下床,一个房间挤了近20人,几乎没有什么空间。日本人在那样的条件下就连一天也呆不下去。尽管专门为他们建有食堂,但为了节省伙食费,他们都自己做饭。吃够苦头倒也算了,因金融危机突然被提前辞退,从而完全打乱其计划,这实在让他们欲哭无泪。

      为了解决研修生与所在企业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中介机构当然也要装装门面,设立了包括汉语、越南语和印尼语的热线电话。2007年,仅汉语热线电话就接到1434次投诉,越南语403次投诉,印尼语68次投诉。当然更多的研修生压根就不知道这些热线电话的号码,否则投诉肯定不止这点人次。实际上,就是接通了电话,甚至直接去该机构投诉,结果也就只能劝外国研修生和企业协商解决问题。以目前的形势而言,因遭到企业提前辞退,该机构理应为研修生另行物色可以接受的企业。但在目前的失业狂潮中,这又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该机构并非行政机关,不具有法律权限,所以实际结果就是研修生忍气吞声,黯然踏上回家的路程。

      这几年急剧增加的外国研修生,让那些中介机构赚得钵满盆满。比如上述那家机构,2007年仅管理费收入就高达16亿日元,以至它在各地的工作人员仅为117人,而在东京总部却有166人之多。在包括理事长在内的7名理事中,6人来自原政府部门,分别为法务省、外务省、厚生劳动省、经济产业省等,其年收入在3700万至5000万日元之间,这都要比日本的平均年薪高出好几倍!外国研修生的血汗养活了谁,不是一目了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