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财经要闻
  • 5:金融·证券
  • 6:上市公司
  • 7: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大全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市场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5 16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5版:艺术财经·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5版:艺术财经·专题
    2009上海新水墨大展凸显都市水墨
    上海新水墨大展
    已成新水墨全国平台
    都市水墨
    是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
    当代水墨是无国界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当代水墨是无国界的
    2009年05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海外墨韵”策展人张平杰一席谈

      在本次上海新水墨大展中,“海外墨韵”选取身在海外的中国水墨艺术家和外国水墨艺术家的作品,来展示水墨艺术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的真实状况。由于人们对“中国画”、“水墨”的许多成见和误解,这个展览及其所表达的当代水墨是无国界的理念,就特别值得关注。

      

      当代水墨的国际化之路

      “海外墨韵”的策展人张平杰长期工作和生活在美国纽约。他认为,水墨在海外的发展状况是当代水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个视野,你对水墨的了解或研究将是不全面的。他强调:“我始终认为当代水墨的视野与方式必须国际化;水墨方式虽然源起东方,但当代水墨是无国界的,它是在东、西文化交融的全球化语境下可以被阅读与共识的艺术样式。”

      他指出,当代水墨国际化是它的成长之道,把当代水墨放到国际舞台上去考量是它的成功之道。海外水墨的版图大约有三个部分;第一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盛行时,受中国书法影响的抽象主义作品,还有以后的法国画家、作家亨利·麦考斯(Henri Michaux 1899-1984)以及七、八十年代的美国行为艺术大师约翰?凯奇(John Cage 1912-1992)的作品。第二是六、七十年代的台湾与八十年代以后大陆的留学潮,在在海外形成了另一种水墨艺术力量。第三是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艺术家的新水墨的呈现。

      

      三类艺术家的比较

      针对这个格局,记者让他谈谈中国内地的水墨艺术家,与留学海外的中国水墨艺术家,以及外国水墨艺术家三者的区别。张平杰指出:海外华人艺术家是其中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到海外的时间比较早,有比较深厚的中国画基础和中国文化内涵,出国后接触了欧美的当代艺术,感到水墨艺术非常本土、非常民间,认识到要与西方当代艺术对话,必须采用西方的艺术语言,走上了水墨国际化的路。

      中国内地的艺术家对此的感受就各不相同。最有趣的还是西方艺术家怎么做中国水墨?有人说水墨是中国的血脉,这是一种成见与误解。比如展览邀请的美国芭芭拉?爱德斯坦的荷叶系列是按照时间序列用水墨描绘荷叶,最后通过一个录像把分解的过程连续起来,可以称作水墨装置。而加拿大的伊莎贝拉·高莱奥用水墨人体表达西方的神秘主义,采用拼贴的方法将水墨和其他综合材料相结合。最有意思的是,她直接在木板上画水墨,在木板上也能产生墨韵。对她们来说,水墨没有陈规,水墨是多元表现的一种媒介。

      他强调,水墨只是一种创作工具,不是只有中国人才可以玩的。海外的许多艺术家也许从来没到过中国,如那位伊莎贝拉,也从未与中国艺术家有过交流,但早就开始了水墨的探索与实验。他们的探索与国内艺术家的探索是属于一个系统的。他认为上海新水墨展的做法会带动水墨艺术的国际交流,这个平台可以长期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