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财经要闻
  • 5:金融·证券
  • 6:上市公司
  • 7: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大全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市场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5 1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产业·公司
    国内多晶硅今年产能将达3万吨 面临过剩风险
    全球上网本
    一季度出货近600万部
    百特
    拟斥1.46亿美元在华扩产能
    餐饮业
    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昆山建产业园
    “挖”南方企业
    关于支付2007年记账式(七期)国债利息
    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支付2006年记账式(六期)国债利息
    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支付2005年记账式(五期)国债利息
    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支付2004年记账式(四期)国债利息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支付2000年记账式(四期)国债利息有关事项的通知
    深圳证券交易所
    关于银泰证券
    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会员名称变更的公告
    各界热议 新能源引发资本市场共振
    中铝注资力拓交易获美国监管机构通过
    首批国内最大功率内燃机车
    投入运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各界热议 新能源引发资本市场共振
    2009年05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于祥明
      ⊙本报记者 于祥明

      

      新能源革命将是继信息革命之后又一次科技革命,目前正在资本市场引起共振。

      5月15日,中国金融在线首席战略官徐祚立在“中国能源变革与投资机会论坛”上表示,近期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风能、太阳能、汽车清洁燃料等有望成为未来的朝阳产业,使新能源的梦想开始真正照亮现实。对此,联合证券执行副总裁孟建军表示,资本市场也对新能源的公司不断认同。

      “新能源正在成为经济焦点产业,近期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更是刺激了各界对新能源产业的关注。”一位与会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当日论坛期间,各基金经理、券商分析师大都对新能源新景非常关注。而拟定中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太阳能屋顶计划”,以及对普通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的猜想都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

      徐祚立表示,新能源革命将是继信息革命之后又一次科技革命,对此各界已经有了初步的共识。面对金融危机,各主要国家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

      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指出,未来的能源不决定于资源,而是决定于科技,未来经济的增长点也是在新能源。谁占据了科技的最高点,谁就占据了能源,即“科技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将创造未来能源。”

      “节能、新能源再加上低碳技术,是将来能源发展的方向。”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指出,如果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减少一半,预计节能技术要贡献54%,可再生能源要贡献21%,核电6%,其他的低碳技术将近20%,为此这方面投资前景非常可观。

      “仅以光伏发电产业而言,如果每年发电3000万千瓦,1度电1元钱粗算,则至少也要投资30万亿元。”杨富强说。

      记者注意到,新能源产业领域中,有望获得未来政策支持的新能源汽车同样投资人士关注。

      “综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甲醇车将要有很大的推广前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全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委会副会长荣惠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