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财经要闻
  • 5:金融·证券
  • 6:上市公司
  • 7: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大全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市场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5 1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金融·证券
    民生银行2009年净利润增幅目标:35%
    央财政安排50亿专项资金
    保障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金融地产股全线反弹
    恒指周五回升249点
    中行与亚开行
    成功办理首笔贸易融资业务
    跑赢A股 B股本周走出强势行情
    亚太地区
    主要股市全线上涨
    市场情绪谨慎 沪指高位震荡
    多方热议“深港五大中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多方热议“深港五大中心”
    2009年05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时娜
    “深港金融中心”悄然取代“香港金融中心”

      ⊙本报记者 时娜

      

      最近有消息称“深港五大中心”已获得国务院批复,使得深港深度整合共同发展再度成为市场的焦点。在昨日举行的第三届“深港发展论坛”上,记者发现,一个新的名词“深港金融中心”已悄然取代了“香港金融中心”,与上海金融中心一起,成为此次论坛的中心话题。

      深圳市副市长吕锐锋在论坛上表示,深圳在上报中央的《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深港合作的新定位,就是合建“五大全球中心”,包括全球性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并提出深圳在改革开放方面“四个先行先试”,其中一个就是对国家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的重要事项先行先试,这为深港两地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吕锐锋虽然没有正面回应“深港五大中心”是否获批,但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在之后的主题演讲里已悄然将“深港金融中心”代替了“香港金融中心”。他表示,上海和深港两个金融中心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应该优势互补、合作互动、共同发展。上海腹地是大长三角,而深港腹地是大珠三角。随着未来的资本国际化,中国会形成多元化的国际金融中心。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学院院长张汉林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深港国际金融中心并不矛盾。在中央明确把上海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背景下,深圳需要充分地与香港在金融中心的建设上完全整合为一体,全面与香港对接,才有出路。而香港经济也必须要全面融入内地经济,否则香港的经济很难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只有深圳和香港更好的融合为一体,深港两地才更有发展的余地。

      高盛(亚洲)执行董事冯殷诺也认为,香港跟珠三角经济的整合,对加强彼此长远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深港地区和中国内地,以及亚洲的战略性地位,意义重大。所以,香港需要继续加强和内地经济合作的整合,才能更有效抵御全球经济危机跟金融海啸带来的冲击。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则表示,在香港高度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当中,植入内地实体经济的成分,可以引领中国南部地区走向世界,这是既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又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