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焦点
  • 8:金融·证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观点评论
  • A5:上市公司
  • A6:产业·公司
  • A7:股民学校
  • A8:信息大全
  • A9:专版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对话
  • B16:基金·对话
  •  
      2009 5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股民学校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股民学校
    投资者如何分析上市公司再融资预案
    股民学校活动预告
    结构性特征促A股市场风格转换
    备战创业板哪些风险更突出
    重上年线 上涨行情诚可贵
    莫要忽视中小规模基金的比较优势
    权证:
    放弃行权的条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者如何分析上市公司再融资预案
    2009年05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兴业证券天钥桥路营业部 盛海
      ⊙兴业证券天钥桥路营业部 盛海

      

      今年以来,A股市场流动性充裕,投资者对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经济回暖的预期强烈,投资热情高涨,沪深两市成交活跃,股指震荡上扬并不断创出反弹新高。从信贷数据来看,一季度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了创纪录的4.58万亿元,同比多增3.3万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新增4.9万亿元的规模。这成为近期股指上涨的一大重要支撑,人们也普遍认为,A股市场“不差钱”。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伴随着股市回暖,不仅上市公司“大小非”减持在最近呈现出明显增多的态势,而且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热情也日益高涨,其中尤以现金增发为主,这或许表明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并不宽松。

      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公布增发预案的上市公司呈现逐月递增的态势。截至5月15日,今年已有超过一百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再融资预案,而去年同期仅有28家。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拟再融资规模也随之扶摇直上。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拟再融资总规模已达3000亿元,去年同期则不到300亿元。在已公布的再融资方案中,中国石油以1000亿元的融资规模领先,紧随其后的是浦发银行和保利地产,拟募集资金均超过100亿元。

      从拟融资公司的情况来看,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尚未得到根本性好转的双重影响下,上市公司现金流出现紧张。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4月28日,剔除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类上市公司后的1480家公司2008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3%;剔除金融类公司后披露季报的1210家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虽然同比增长近2.5倍,但环比却下降33%,而投资性现金流绝对值同比、环比都出现明显下降。例如:中联重科一季度末,经营性现金流量为-6.43亿元,东方电气更达到了-8.68亿元。

      另外,2008年以前,上市公司再融资都以资产注入为主,认购者将盈利能力强、质量高并且与上市公司业务关联比较密切的资产以双方接受的价格出售给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得到有效提升。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大部分资产的质量及价格均有所下降,资产注入的融资方式已逐渐被现金认购所替代。一些上市公司为了保持经营正常运转,或在本企业所在行业内部进行低成本收购扩张,越来越喜欢现金增发,因此在拟融资公司中选择现金认购的上市公司超过了80家。

      2、很多行业的上市公司面临资金短缺困境。从行业分布看,106家披露再融资预案的公司分布在20多个行业中,其中房地产、电力、制造业等资金密集型行业占到了一半以上。这反映出由于市场需求低迷,制造业、电力及房地产行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

      另外,随着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的不断落实,出于加快募集资金项目建设的需要,上市公司也表现出迫切的融资需求。此外,由于今年以来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银行信贷规模增长很快,造成银行资本充足率迅速下降,因而通过股权融资及发债成为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重要途径,如浦发银行通过了超过300亿元的筹资方案以满足“10%的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标准。按照这一思路,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国内股份制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均低于7%,这客观上造成这些公司也有一定的融资需求。

      3、再融资形式以定向增发为主。在今年已公布再融资预案(包括定向增发、公开增发、配股、发债)的106家上市公司中,有85家选择了定向增发。日前,酒钢宏兴预计向大股东100%定向增发11.72亿股,成为今年以来增发股份最多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已成为再融资的主流。这是由于A股市场在经历了2008年的大幅调整后,目前尚处于恢复阶段,受市场波动困扰,目前市场资金在公开认购增发股票上比较谨慎。而采取定向增发的方式,其增发对象主要集中于控股股东和机构投资者,由于企业与机构投资者沟通充分,增发价格合理,最有可能得到大股东及机构投资者的青睐,顺利完成再融资计划。

      而作为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通道,再融资成为不少公司做大做强、解决经营性现金流压力的基本方式。根据历史情况分析,多数已完成再融资(特别是重组融资、整体上市)的上市公司获得了宝贵的资金和优良资产,保持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投资者带来了良好回报。但在股指处于高位时,由于增发价较高经常会套牢参与的投资者,另外,企业融资规模过于庞大,也会造成市场恐慌,股价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