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板块近期出现了一波较为可观的补涨行情,由于钢价连续四周上涨,因此钢铁股上周上涨的内在原因是补涨;外在原因则是提价。决定一切股票最终走势的因素是上市公司的业绩,政府掏钱刺激经济的政策能否长期、根本性地扭转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能否真正起到振兴经济的效果,具备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前景?
补涨不是唯一原因
从供应的角度而言,钢企出台的限量保价措施似乎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这可能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价格保住了,销量却没上去,业绩依然不会好看。故而钢材价格的上涨,在目前这个明显的买方市场上,需求量的增加应是决定性的因素,和卖方限价与否关系不大。此外,中国大型钢企依旧显得过于分散,其价格联盟是松散的,所以全行业联合起来限量保价是知易行难的事。
历史数据表明,4月份是传统的钢材需求旺季。此外,国内的产业振兴计划效果显现,汽车和房地产这两个用钢大户的需求逐渐趋于旺盛。再者,由于钢价上涨,导致贸易商对价格前景的担忧进而补库存亦是需求扩大的原因之一。但贸易商补库存以及4月份的需求旺季只会对钢材价格产生昙花一现的影响,真正能长久作用于钢材价格的依然是下游企业的需求。汽车、房地产业的回暖能否持久尚需观察,钢价的长期走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故而钢铁股如果仅仅从补涨角度看,只能视为短线交易性机会,发掘钢铁股的中线机会仅仅从补涨的思路来考虑是不够的。
行业增长尚需等待
中国钢材4月份出现了2006年以来的首次金额净进口。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目前钢材的涨价带有一定的季节性,甚至说是盲目性。由于国内的汽车、房地产等行业的反弹带动钢材需求出现了一种较为突然的脉冲式增长,饱受高价格成本库存和底价格产品库存折磨的钢企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涨价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可惜的是,信息时代大多数价格壁垒都已消失,如果国外的钢材加上运输成本依然比国内价格低廉,难以想象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因素支持钢价长期上涨。所以目前钢材价格也只能是从运输费用中分一杯羹,抢国际航运、集装箱码头的钱。一旦价格突破“国际钢价”+“运输成本”的临界点,所有的涨价行为都可认为是朝美国、欧洲、东南亚、俄罗斯的钢铁公司口袋里塞钱。因此,在下一轮商品市场大牛市出现之前,钢企想要真正大幅盈利是很难的。当然,不排除个别钢企具有一些独特性的核心竞争力,但整个行业的复苏必然要依赖于需求的旺盛和商品市场的牛市。从整个行业看,包括国内和国外,钢铁行业可谓举步维艰。
政府扶持 前景看好
宝钢收购宁钢南钢、鞍本集团的整合、唐钢系的整合都是本着同一个目的——提高行业集中度,削减低效率的产能,创造出几个钢铁巨头以便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取胜对手。目前全球的钢铁产能都是过剩的,只有中国政府有实力拿出钱来支持国内的企业继续维持较高的产能,由于国内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保增长,中国的高产能未来还是有可能被消化的。在此消彼长之下,中国钢企会在业绩并不好看的情况下迅速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未来10年里,中国出现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回到钢铁股的行情看,由于价格难以有大的跌幅,钢铁股基本上处于底部,且其整理时间已足够。从补涨的角度看,钢铁股的机会并不多,然而在强大的并购重组预期下,丰富的交易性机将会涌现。钢铁行业的投资主线以并购重组为主,投资者应尽量发掘。我们发现相当多的钢铁股近期有较明显的资金介入的迹象,这种中线建仓逐步介入的股价形态不会迅速走坏,存在着中线启动的可能性。如果划分一个10年以上的长经济时段,由于在低迷阶段抢占到足够的市场份额与话语权,钢铁行业或许在新的经济向上的周期内能有上佳的表现。考虑到长期中国钢企的优势地位,战略投资者可在这个时点布局钢铁股。千言万语总结起来就是:补涨不可期望过高,资金介入有中线机会,长线布局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