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财经要闻
  • 5:专版
  • 6:价值报告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观点评论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5 1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伦铝库存直指400万吨 历史天量压制铝价
    流感来袭农产品缘何不“感冒”?
    胶价暴挫
    迎来绝佳买入机会?
    资金涌入护盘 沪锌逆势逞强
    中期协会长刘志超:未来期货分析师
    发展空间广阔
    PVC:需求旺季值得期待 价格难现大突破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流感来袭农产品缘何不“感冒”?
    2009年05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银河期货 马明旺 孙禹
      流感来袭

      农产品缘何不“感冒”?

      ⊙银河期货 马明旺 孙禹

      

      2009年4月末流感疫情在北美刚出现的阶段,农产品大部分品种下跌。而内地已有确诊病例之后,人们的防范意识明显加强,农产品的价格压力是否随之升级?疫情究竟对国内养殖业造成多大影响?带着一系列疑问,我们对多家大型养殖企业及饲料厂展开调查,或者能够找到答案。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疫情的出现,的确给购销双方带来心理上的影响。但在4月27日,农产品价格调整后,这种心理压力明显得到释放。豆粕、玉米等品种市场需求及养殖业情况被高度关注。根据发改委的统计,5月15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平均猪肉价格较春节期间最高价下跌2.57元/斤,跌幅接近20%。

      多家大型养殖企业工作人员表示,“现在主要还是供需关系来决定价格,需求差是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在流感没发生之前这种状况就已经形成”。对于这种局面何时能够改善,普遍认为今年养猪是别指望了,规模化养殖还好点,散户基本是没利润或者亏损,而鸡鸭禽蛋而略好一些。养殖业效益的不景气一直以来都是玉米、豆粕期货价格走势的主要压力,这与流感疫情的干系似乎不大。

      东北地区大部分饲料厂与南方养殖企业观点较为类似,认为不能把养殖效益的低迷归咎于流感疫情,甚至有些饲料企业的销售情况还比较不错。也有谨慎的人士认为,不能排除疫情加剧的可能,还应该小心为妙。但无论如何,现阶段我们没有必要对疫情感到过分的担忧。即便后期农产品期货价格再次出现明显的下跌,也要从商品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环境以及基本面变化来寻找原因,单一的从流感角度出发并不准确。以玉米为例,目前市场关心的仍是国家政策的动向。

      综上,不难发现,疫情初期对投资者留下的心理阴影正在逐渐减退。根据历史经验,任何一个突发事件,影响价格的周期都不会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