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海外并购成本较低
但仍要避免抄底心态
⊙撰稿 李丹丹
5月8日,中信银行与中信集团签订股份收购协议,中信银行同意以港币135.63亿元的现金对价,收购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国金”)70.32%股权。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中信银行收购中信国金是中信银行对香港以及国际市场业务的进一步扩展,为中信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提供良好的平台。
郭田勇表示,香港未来有希望成为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通过并购中信国金,中信银行可以在人民币跨境结算这项新兴业务上,占据有利地位。
此前,也曾有过招商银行收购香港永隆银行的先例,郭田勇指出,“考虑到目前香港的特殊位置以及其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空间,因此该地区正成为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布局的重点。”
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走向海外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工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股份、民生银行收购美国联合银行股份、招行收购永隆银行等。而相比1年前,随着国际上不少银行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资产大幅缩水的情况,有人认为目前是国内银行海外收购的好时机,不过,郭田勇表示,目前世界经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不能评价现在进行海外收购的时机是好是坏。
但是他指出,目前国内银行的现金流充裕,国际金融机构的收购成本又处于底部,从业务开拓的角度是个相对较好的时机。而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企业不断走向国际,而国内资本累计又不断在攀升,中资银行海外业务量在上升,因此业务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是中资银行必走的一条路。
相比于去年招行收购永隆银行,此次中信银行收购中信国金的成本无疑是较低的。“收购中信国金控股权,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对一个合适的对象进行的收购。”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如此评价这次收购。对此,郭田勇也认为,相比于去年,目前国内金融机构进行海外并购,成本会更低,风险也较小。“不一定买到所谓的最低点,但也算相对低点。”
郭田勇建议,国内金融机构在进行对外收购中,要以真正的业务发展为动力,不能持抄底心态,要寻找耦合的业务机构。同时对收购的机构要有一定的控制力,因此不一定要朝发达国家“走出去”,而是要根据不同的业务,在不同的市场之间选择。总体概括,就是从近及远,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他同时提醒,本土银行“走出去”不一定局限于并购海外银行,也可以直接设立分行,比如建行、招行、工行均在纽约设立了分行。
此外,郭田勇还指出,海外收购完成后,业务的整合、本地化一定要做到位,不能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