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财经要闻
  • 5:专版
  • 6:价值报告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观点评论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5 1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焦点
    十年合力谋发展 我国资本市场实现深度转型
    炒股不再是
    “赚一把就走”
    同是“5·19” 风景已不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同是“5·19” 风景已不同
    2009年05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雪 杨晶 潘圣韬 实习记者 钱潇隽

      ⊙本报记者 张雪 杨晶 潘圣韬

      实习记者 钱潇隽

      

      又逢5月19日。

      十年一轮回,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众多利好下,中国股市步入新一轮上升周期。10年的规范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无论是从经济基础还是市场结构,都已今非昔比:两市总市值从不足2万亿元增至18万亿元;基金规模从505亿元扩容至1.97万亿元。

      十年前的“5·19行情”,形成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场巨大波浪,随着清理整顿场外交易市场、开辟券商合法融资渠道、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中国股市以科技股为引领,爆发了一轮跨世纪的牛市。上证综指在一个半月时间内,从1047点飙涨至1756点,此后创下了2245点的历史新高。从此,“5·19”这个特殊的日子,成为中国投资者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监管水平迈进一大步

      “5·19”行情,已经成为中国投资者的群体记忆,其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的启示,在时隔十年之后的2009年,依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上海证券研究所所长郭燕玲回忆道,十年前的那波大行情,是在经济低迷、外围政局动荡下产生的,其中的直接诱因是持续的政策利好,间接诱因是全球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此期间,政府持续出台了多项救市政策,其中包括降息、允许三类资金入市场、保险资金间接入市等等,政府对入市资金的开闸,刺激市场信心的快速膨胀。而在资金洪流横溢市场过程中,充满梦幻色彩的网络经济无疑成为点燃市场热情的导火索,铸就“5·19”行情鲜明的资金推动和短期暴利特征。

      而十年后的2009年,政府对证券市场除了暂停IPO发行外并没有采取更多的利好政策。主要针对当前的内外部需求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振兴规划,意在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实现经济转型目标。因此,十年后的“5·19”,应该是投资者理性投资的起点,投资者应该关注经济转型过程中带来的历史投资机遇。

      平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高利也表示,相比十年前,如今的监管水平往前迈进了一大步。上证综指从6124点跌到1600多点,如果是放在十年前,大家惟一的期盼就是管理层能出救市政策。但这次管理层并未围绕股市做文章,而是从整个经济大局出发,市场反弹更多的是本身的运行规律发生作用,体现了监管的一大进步,也为2009年股市行情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基础。

      

      市场结构明显改善

      除了政策上的变化,经过十年规范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数据显示,在1999年5月19日到2009年5月18日的十年间,沪深股市的总市值从不足2万亿元增加至18万亿元,跻身世界第三名;1999年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家数为22家,基金规模仅为505亿元,而十年后的今天,国内证券投资基金家数已增至61家,基金规模大幅扩容至2万亿元,为十年前的39倍;截至今年4月底,各类机构持股市值占到流通市值的比重约为57%,而在五年前这一比例不足10%,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

      郭燕玲指出,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市场结构中,投资者概念已经覆盖了上市公司的大小股东、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等新的群体,投资者利益的一致性使得市场欺诈行为明显降低,同时投资者理性意识的提高使得投资者自身利益的保护能力明显提高。这对改善A股市场内部环境,促进市场发展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长江证券研究所所长张岚表示,目前上市公司、券商的规范程度比十年前有大幅提高。机构投资者也已逐年壮大。伴随可投资的品种越来越多,投资者也开始呈现多元化,比如投资A股的同时也涉足外围市场等。

      

      投资者心态更理性

      10年来,每年的“5·19”情结总是挥之不去,而在中国股市步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的2009年,广大投资者和证券业对“5·19”怀着特别的感情。

      张岚认为,由于“5·19”行情的不可复制性,更多的投资者是将1999年“5·19”行情放在历史中,“可以回味一下,想想当年的辉煌,也想想当年的遗憾。”“投资者对‘5·19’行情挥之不去的情结,同时也揭示了A股市场脆弱的心态。”郭燕玲指出,本应依靠经济发展自身力量而发展的证券市场仍处在襁褓下成长,无法获得自身的发展力量,投资者对政府力量的过度依赖无疑降低了自身免疫力。这种心态显然与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不相符,因此,十年后的“5·19”应该是投资者理性投资的起点。

      中原证券张刚认为,十年后再遇“5·19”,市场可能会有一定反应,但投资者的心态会更理性些。

      

      证券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在10年前波澜壮阔的“5·19”行情中,上证综指在一个半月时间内,从1047点飙涨至1756点,此后创下了2245点的历史新高。10年后的2009年,中国股市究竟存在多大的发展空间?

      “那时候的股市是沙滩上的大厦,而现在的A股市场是稳扎稳打的从地底建起来的大厦。”英大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当年的市场与现在有本质的区别。1999年的上涨是市场的一个波动,从什么位置上涨最后又跌回原位,市场并没有什么发展。而现在经历过股改,市场上流通股票越来越多,到今年年底将有73.3%的股票全流通,整个市场有了健康、稳定的基础。未来股市向上发展的时间会很长,很多股票将会随着经济的复苏,全流通的实现,使得股市越来越有投资价值。而且,随着市场基础性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被打开。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金融衍生品市场推出的条件基本成熟,市场多层次多品种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前景越来越明晰。而这些在1999年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谁会成为下一个亮点

      网络股成为引领当年的“5·19”行情的最大题材。不同于1999年,今年5月19日之前,A股市场已经历了半年多时间的持续反弹,到底什么板块能成为当年的“网络股”?

      张岚认为,当年网络股的效应,不仅让一部分人赚了钱,还让社会大众通过股市了解了网络经济巨大的成长性。目前市场热点中很难找到类似当年的“亮点”板块,但也会由于各类经济振兴政策的刺激,而兴起持续不断的主题投资热,并且热点呈现快速切换。在众多主题热点中,张岚尤其看好证券行业,他认为,几乎受益于任何一项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引起的交投活跃,创业板、直投业务、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稳步推进,参股券商的较多上市公司也将因此而受益。李大霄认为,现在尽管热点题材股层出不穷,但是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市值占到了总市值的73.4%,已经成为市场稳定的基础,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偏向于投资蓝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