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信息披露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特别报道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2009 5 2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人物
    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副会长蔡骅:新浙商“资本家”
    同济大学投资研究所所长陈德棉:甄别创业者的24字真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同济大学投资研究所所长陈德棉:甄别创业者的24字真经
    2009年05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国栋
      同济大学投资研究所所长陈德棉:

      甄别创业者的24字真经

      对如何鉴别和培养创业者的素质,陈德棉认为可以用24字来概括,那就是“目标和计划、理解、表达、怀疑、创新、坚持、正确面对、聚、下、行、让、道”。

      ⊙本报记者 朱国栋

      

      在中国资深创业投资界,同济大学陈德棉教授因为长期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并且身体力行,而显出不同。

      早在1995年,陈德棉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以此为标志,陈德棉成为国内最早专门从事创业投资研究的学者之一。此后10多年来,他已指导培养了40多个博士,70多个硕士,其中9人先后成为教授、副教授。

      陈德棉也曾尝试走到创业投资实践第一线。2001年,在时任总裁阚治东邀请下,陈德棉加盟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深创投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国际业务总部部长和子公司深圳中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目前深创投成功培育上市的38个项目中,有30个项目他曾参与决策。期间,他领导的部门及子公司共投了10个项目,目前也有5个项目公开上市。

      然而,一年多之后,陈德棉婉拒了阚治东的挽留,辞别深圳回到上海。陈德棉坦言,作出这一决定,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同济大学投资研究所,有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等待着他回来指导。

      陈德棉人回到了上海,但创投实践的理想不泯。因为在他看来,创业投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如果缺少对产业实际了解乃至直接参与具体决策的环节,终究是不完整的。于是,陈德棉在随后几年中,走过了完整的三部曲:发起成立了以网聚资金和项目资源为目标的同脉投资俱乐部;发起创办了以创业投资为指向的上海三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带领团队对中国50多个产业的发展前景、投资机会进行了深入研究;吸纳天使基金,创立了上海同脉食品有限公司,开始了以有机食品为特色的“海客乐”连锁超市品牌创建。

      内地创业板即将推出,这样一个充满“故事”的集学者、投资人、创业者于一身的人,自然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在朋友的牵线之下,不久前,惯于低调处事的陈德棉教授在一间安静的咖啡厅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聊起了他在创业投资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从学者到投资家

      陈德棉是中国最早接触创业投资的学者之一。“1995年,我拿到了科技部的高科技产业化的项目后,就开始研究创业投资。那时候国内研究创业投资的人还很少,我看了不少国外的参考文献,发现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时,风险投资是起很大作用的。从那之后,创业投资就成为我研究的主要方向一直坚持下来。”陈德棉说。

      1996年,陈德棉的研究逐步深入,除了高科技产业化项目,陈德棉还申请到了科技部的另外两个项目,一个是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产业的关系,另一个是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的关系。1998年,陈德棉又申请到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题就是关于高科技风险投资市场的。正是这些课题的承担以及随之形成的一系列成果,奠定了陈德棉在中国创业投资研究领域领先人物的地位。

      做研究需要大量实际的调研。也正是在此过程中,陈德棉结识了资本市场风云人物——阚治东。“我做高科技风险投资市场这个课题研究时,虽然那时国内已经出现了一批创投企业,但国内先前基本没有类似研究积累。在深创投调研时,认识了阚治东,他向我建议说,‘是不是你到我这里做一段时间,对你的研究也有好处’,我就答应了。”陈德棉回忆说。

      陈德棉加盟深创投后就便被委以重任,成为深创投决策委员会委员和国际业务总部部长,同时兼任深圳中新创业投资管理公司的总裁,这是深创投与新加坡一家银行合资设立的创业投资基金。

      陈德棉为自己在深创投时的表现感到欣慰。他告诉记者:“按照深创投当时的投资决策机制,所有深创投投资的项目,都需经过决策委员会集体讨论、决策。因此,在它投下的每一个项目中,每个决策委员会委员都有一票。当然也包括我的那一票。我在深创投的那段时间,公司讨论过的项目不计其数,最终投资的项目近100个,后来公开上市的34个,应该说成功比例是比较高的。”

      陈德棉直接领导的部门及子公司所投资的项目也很成功。“我们大概投了10个项目,其中5个项目后来上市了。”他说,深创投的经历对自己后续更加全面深入开展创业投资相关研究帮助很大。

      

      遴选创业者

      和一般学者研究相比,陈德棉更注重实用,他的研究主要方向之一就是创业人才素质的鉴别和培养。

      “创业人才是决定一个创业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目前中国创投市场对创业人才的认识与鉴别有不少误区和盲区。”

      陈德棉解释,误区之一,是认为创业团队必须是职业经理人团队。陈德棉承认职业素养的重要,但对经验数据统计发现,目前中国十分成功的风险投资案例中,多数创始人并非是职业经理人出身。“马云原先是大学老师,专业是英语,对互联网技术几乎一窍不通,但他创办的阿里巴巴不可谓不成功。”陈德棉一连列举了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创业成功案例,“还有盛大的陈天桥、巨人的史玉柱,他们在做网络游戏这个产业之前也基本不懂游戏,但都先后获得了成功。”

      “他们为什么能成功?成功的背后有什么更加深层次的原因?”陈德棉似乎在自言自语,随即又自己解释道,创业投资人更应该注重创业人才的整体素质。而对如何鉴别和培养创业者的素质,陈德棉认为可以用24字来概括,那就是“目标和计划、理解、表达、怀疑、创新、坚持、正确面对、聚、下、行、让、道”。

      对于这24个字中的每个词,陈德棉都有十分精彩的阐述。比如“正确面对”,陈德棉认为,创业者要正确面对的东西有许多,挫折、失败需要正确面对,成功同样需要正确面对。 “就像一个人下棋,如果局面被动,就很容易下臭棋。一次臭棋也许还不至于致命,但如果心态失衡连续下出臭棋,那就无回天之力了。”而成功有“小”成功和“大”成功之分。陈德棉经常告诫他的学生和团队成员,干事业就像造高楼。营建高楼大厦,坚实的基础是关键。基础打好了,这是一个成功,但仅是阶段性的成功,未来的任务更加艰巨。大楼建至十几二十层的时候,是一个成功,但仍然不是终极的成功,还可以更高、更坚固……

      

      投资海客乐

      陈德棉教授最初引起记者的好奇,缘于记者前段时间对有机食品和“海客乐”的关注。

      “海客乐”作为专注于以有机食品为代表的高品质食品销售的连锁品牌,2006年底在上海注册创立,2007年6月在古北地区开出第一家门店,至今已经在上海开设了15家专卖店。

      陈德棉告诉记者,最初投资“海客乐”有机食品连锁专卖店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基于前几年对数十个行业深入跟踪研究的基础,他认为有机食品作为一个行业,未来前景相当可观;其二,有一个值得信赖的团队。

      在投资创立“海客乐”连锁品牌之前,陈德棉还创办了上海同脉投资俱乐部,目前拥有100多名会员,这也是他提出24个字理念中“聚”的具体化。他这样对记者解释其含义:“一个人一年时间很难做成大事情,几年或许也很难,但如果能够10年、20年坚持下来,那就一定能做成大事情;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几个人的力量可能也有限,但几百人的力量就很可观,如果能够把几百人的力量聚集到一个方向、做同一件事情上来,坚持几十年,那么最终成就的事情,必定是宏伟的。这既是集体的成就,也是个人成就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