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信息披露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5 22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汽车周刊
    广汽、长丰“首演” 国内汽车业掀起并购浪潮
    地方版汽车业振兴规划竞相登场
    无意“借壳”长丰 广汽整体上市计划不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无意“借壳”长丰 广汽整体上市计划不变
    2009年05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琼
      ⊙本报记者 吴琼

      

      “四小”之一的广汽集团迈出了跨省兼并重组的第一步。昨日,广汽集团与长丰集团在湖南长沙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广汽集团出资约10亿元购得长丰汽车29%的股份,成为长丰汽车第一大股东。交易完成后,长丰汽车将成为广汽集团旗下的第三家整车子公司。广汽集团此举意在借助于湖南的整车生产资源、成本优势、市场空间“北上”,以实现跻身中国前三大汽车集团的梦想。

      重组后的广汽、长丰集团,将如何走向协同、高速发展,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为此,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了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和长丰汽车总经理陈正初。

      上海证券报:广汽集团一向比较谨慎,为什么现在开始大手笔进行跨省收购兼并?

      张房有:截至2008年,广汽集团的产、销收入连续两年双超1000亿元,利税均超过100亿元。无论销量、利润、销售额,广汽集团都已经到达一个理想的高度,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方式,比如说走出广州。此外,广汽集团只在广州发展,对城市的环保和其它方面都构成一定压力。

      从大环境看,广汽集团重组长丰汽车,顺应了国家鼓励兼并重组、产业调整和升级的大趋势。

      上海证券报:广汽集团耗资多少购得长丰汽车股份?计价标准是什么?仅收购29%,是否为避开要约收购?

      曾庆洪:我们从长丰集团手中购得29%的股权,出资大概是10.05亿元,比外界猜测的整整少了2亿,收购成本减少了近五分之一。计价标准主要是长丰汽车前30个交易日的移动平均价。

      确实,如果收购长丰汽车的股权达到30%,就会触及《证券法》关于要约收购这一条,审批环节会变多,收购的难度也会加大,所以我们仅收购29%。

      上海证券报:广汽集团和长丰集团谈合作时,北汽集团也有意联手长丰集团,为什么长丰集团最终选择了广汽集团?

      曾庆洪:有很多企业和长丰集团谈,也有很多企业和广汽集团谈。这是一个双方的选择。双方合作,有利于广汽集团和长丰集团未来发展需要。广汽集团进入长丰汽车后,长丰汽车自然会有生产轿车的能力。你们会看到长丰汽车生产的轿车上市。

      陈正初:两个拳头更有力量。按照协议,五年内我们会在湖南投资约100亿元,达到约50万辆的产能;销售收入争取突破400亿元,利税总额50亿元。

      上海证券报:广汽菲亚特合资项目进展如何?张房有董事长说,将上报国家主管部门的轿车合资项目调整至湖南。这是广汽菲亚特项目吗?

      曾庆洪:我们已经和菲亚特签署了协议,政府部门还没批准这一合资。至于调整产地,还是由国家审批部门来决定,一切以发改委审批为准。

      上海证券报:广汽集团还有其它的收购项目吗?

      曾庆洪:昨天,我们刚收购了菲亚特动力在杭州的变速箱厂三分之一股权,所有协议都签署完成。超过30%股份是全面收购,不能豁免。下次我们会视市场情况进行收购。

      上海证券报:外界猜测,《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会影响广汽集团IPO。因为广汽集团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是广州本田和广州丰田,但广汽集团仅持股50%,故只能采用权益法核算。考虑到IPO不允许“发行人最近1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主要来自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外的投资收益”,外界传言“广汽集团拟借长丰汽车的壳,实现整体上市”。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曾庆洪:关于广汽集团收购长丰汽车旨在借壳上市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在中国,多数整车合资企业股比都是中外各占50%。如果广汽集团因此无法上市,那么国内几乎没有多少汽车集团可以上市。另外,即使没有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的销售收入,广汽集团还有很多盈利性资产。

      长丰汽车是上市公司,是很好的融资平台。但广汽集团整体上市还是按照原来计划进行,还是那句话,看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