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信息披露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5 22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票据套利大行其市 利率结构不合理浮出水面
    票据转贴现利率缘何不升反降?
    美元持续走弱
    非美货币强势上涨
    提前赎回致转债稀缺 投资安全边界将上移
    本周释放资金约650亿元
    两只公司债将在沪上市
    徽商银行拟发行12亿次级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提前赎回致转债稀缺 投资安全边界将上移
    2009年05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中信建投证券 吴启权 田红勤
      ⊙中信建投证券 吴启权 田红勤

      

      近期众多转债纷纷触发提前赎回条款,其中:金鹰转债已于5月11日提前赎回,赤化转债、海马转债、柳工转债也将分别于5月25日、6月1日和6月22日提前赎回,五洲转债目前也基本满足提前赎回条件。一旦上述转债全部赎回并退市,转债市场可供交易的品种将下降到仅剩9只,市场存量则为约108亿元,比上月末的126亿元、年初的146亿元分别下降14%和26%。在无新转债上市交易情况下,现存可转债正逐渐成为一种稀缺的投资品种。

      至此,2008年下调转股价的所有转债已先后触及或将很快触及提前赎回条款,已一一验证了我们在可转债年度投资策略中的判断,除了大荒转债公告放弃提前赎回权和恒源转债满足赎回条件两个交易日不发布赎回公告而自动放弃提前赎回权外,其余转债均行使提前赎回权(五洲转债尚未定)。2009年对转债价格进行修正的山鹰转债和南山转债也有望在可预见的将来触发提前赎回条款,转债数量和存量将进一步降低,转债更具稀缺性,存在投资机会。

      首先,稀缺性有望使转债维持较高的转股溢价率,具有更高的安全边界。目前转债市场平均转股溢价率约32%,确定赎回的赤化、海马、柳工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分别为-0.08%、0.98%和2.77%,其余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平均为38%,2009年修正的转债—南山和山鹰转债转股溢价率分别为27%和14%。由于市场尤其是固定收益类投资基金和风险承受力有限的投资者对可转债这一投资品种仍具有需求,因此没有提前赎回风险的转债将成为市场的“香饽饽”,有可能进一步推高转债市场的转股溢价率,使得转债投资的安全边界上移。

      其次,在投资策略上,我们认为应该关注那些流动性良好、无提前赎回风险、转股溢价率较低的转债,这些转债包括大荒转债、锡业转债和新钢转债。这三只转债目前的转股溢价率分别为14.8%、47.8%和52.4%,市场存量则分别为6.2亿元、4.9亿元和27.6亿元,这些较低溢价率转债具有较好的攻守特性。大荒转债目前仍保持较低的溢价率,由于无提前赎回风险,转债的安全性优于正股。

      恒源转债虽然也没有赎回压力,但其过高的市场价格(市场上第一只超过200元/张的转债)和较低的市场存量(约2.8亿元)使得该转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第三,转债市场目前已经不存在到期收益率为正的转债,即使到期收益率最高的两只转债唐钢转债和新钢转债也分别仅为-1.2%和-1.6%,在转债数量和存量下降的情况下,到期收益率仍有可能进一步下跌。

      最后,确定提前赎回的转债已不存在多少投资机会,即便负溢价率产生的套利机会也因市场流动性而变得不那么可靠。因此,建议尽量回避这些转债,而这些转债的持有者也建议转股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