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辰
伦敦市长波里斯·约翰逊上周在韩国举行的国际气候峰会上表示,要重建2012伦敦奥运体育场“伦敦碗”顶棚。这个顶棚现在已经完成了一半的工期。他认为2012年的伦敦夏季可能会大雨不断,而现有的设施无法保证所有观看开幕式和比赛的民众免受雨淋。这个造价超过5000万英镑(目前约合人民币5亿)的“伦敦碗”希望可以容纳八万名的观众,用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最受瞩目的开幕式、闭幕式以及100米短跑。
可是他这番话一出,大伦敦市政厅的发言人立即发表声明,表示市长的话被误读,因为,现在大家考虑的是建成顶棚之后的增补方案而不是重建顶棚。虽然,从设计公布之日起,“伦敦碗”的顶棚设计屡受诟病。再加上预算经费屡屡超支的问题,更是备受非议。
不过,伦敦计划在2012年奥运会前成为“地球上最干净和环保的城市”。用约翰逊市长的话来说,正是因为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大量消耗能源和排放废气,才造成了气候变化的恶果,因此“地球面临的问题就是一个城市问题”。伦敦愿以2012年的奥运会为契机,提升城市的环保水平,力争在2025年以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60%,将翻修市内大部分公共建筑并铺装绝缘层环保材料。
让我们回顾一段有趣的历史。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伦敦主办1948年夏季奥运会时,由于二战的原因,囊中羞涩,连参赛运动员吃饭都要限量。那时,英国政府并没有打肿脸充胖子,拆东墙补西墙,而是能凑合就凑合。更严重的是,当时英国仍在实施配给制,肉、蛋、奶、糖等必需品都是凭票供应。英国政府规定,参赛选手全部享受“A”级供应,也就是相当于重体力劳动者,比如矿工、码头工人的待遇。唯一的区别是,运动员每人每天配加两品托牛奶、每星期配加半磅巧克力和糖果。不过,世界的资源还是“丰富”的:在预先接到伦敦奥委会组委会的警告之后,很多参赛国带来了大量的食品贡献给伦敦:阿根廷带来了100吨肉,荷兰带来了大批的水果和蔬菜,冰岛更是名不虚传,带来的全是冷冻羊肉。财大气粗的美国每天都从洛杉矶空运大批面粉,供所有运动员分享。当时英国的粮食部描述美国“根本不考虑距离和金钱”,对美国的“慷慨大度”大加称赞。
英国人怎么也没料到,半个多世纪后,他们第三次承办奥运会的荣耀,竟让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打得灰头土脸!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依然阴云密布,虽然英国代表队在北京奥运取得佳绩,给政府金库帮了不少忙,但承接2012年奥运工程的企业资金依旧吃紧。原先,英国政府预估约有7亿英镑私人资金注入奥运以及在伦敦以东斯特拉特福周围地区整建工程。但越来越让人担心的是,全球银行停止借贷,开发商资金吃紧,纳税人将不得不介入。提供17000名选手入住、预估耗资十亿英镑兴建的奥运村,已成了工程首选开发商澳洲Lend Lease公司最头痛的问题。该公司希望在奥运结束后,以出售部分奥运村收回一些投资。负责2012年伦敦奥运基础建设的伦敦奥运筹建局,计划注资5亿英镑兴建奥运村与媒体中心,其余费用则由私营企业负责筹资。
另外,英国包括射击、排球和水球在内的部分奥运会和残奥会运动队的经费被大幅压缩,比例高达50%甚至更多,另有4个残疾人运动队的经费也大幅缩水。经费的严重不足可能导致个别运动队无法坚持训练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之时。一些英国人因此担心,伦敦奥运会上有可能出现英国无法参加所有奥运会项目比赛的尴尬局面。
按照新的经费分配原则,悉尼奥运会上曾为英国代表团赢得一枚金牌的射击项目此次损失惨重,他们备战北京奥运会的经费为550万英镑,而备战在自家门口举行的奥运会的经费被削减为120万英镑。水球和排球等项目的经费则被压缩了一半。
金融危机前,伦敦奥组委签了包括阿迪达斯、英国航空公司、英国电讯、劳埃德银行在内的7个顶级赞助商,拿下4亿英镑的赞助费。这个数字距离7亿英镑的总目标还相差不少。虽然伦敦奥组委还打算在其他领域,包括汽车、服装等再发展几个,但金融危机让不少财大气粗的潜在赞助商都捂紧了钱包。
无论如何,运动员的需求是应该放在第一位考虑的。但除了部分奥运会和残奥会运动队的经费被削减,奥运村也已也从原来的4200套公寓减少到低于3000套公寓。原计划占地130万平方英尺的新闻中心建筑规模也被缩减,可能到时候有五分之四都将采用临时结构。
虽然英国品牌“吉百利”巧克力也签约了伦敦奥组委,成为其首个所谓“二级赞助商”,但这2000万英镑的赞助费不到顶级赞助商的一半,实乃杯水车薪。而且,巧克力的赞助还引发了反对声。因为英国的食品健康组织认为,在这个青少年肥胖问题突出的国家里,让一个巧克力品牌当奥运会的赞助商,无疑很有讽刺意味。
(作者系英国华人青年联会金融投资分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