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金融运行的最显著特征就是货币信贷的超常增长。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3.1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9.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7.7个百分点。M2增速持续上升主要是由于同期贷款快速增长。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5.0万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5.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6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增3.2万亿元。货币信贷的超常增长固然有助于减小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防止经济的进一步下滑,但同时也预示着新一轮货币扩张正在“挑战”刺激经济增长的合理信贷界线。
首先,第一季度信贷规模4.6万亿元,已逾全年计划的90%。按此速度粗略估算,全年信贷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即使考虑到近期住房、汽车销量回升对贷款需求的拉动作用,如此迅猛急速的信贷高增长也不太可能是实体经济整体有效需求上涨的体现。按常规,货币信贷的高速增长很快就会渗透到经济,仅两三个月就会见效。至今我国新一轮信贷扩张已延续5个月,但目前并未看到实体经济的相应增长。数据显示,第一季度GDP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CPI同比下降0.6%。GDP与CPI的同时下降,与货币信贷的超常增长形成强烈反差。
其次,票据融资增速远远快于一般贷款增长。第一季度新增票据贴现1.5万亿元,占新增贷款量的32.3%。虽然票据融资快速增长是金融机构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兼顾扩大信贷投放和控制风险的市场选择,但票据融资获得的信贷资金有可能成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套利手段。目前票据贴现市场的利率水平普遍低于年息1.5%,比年前4%-5%的水平大幅下降。这不但使得贴现成本大幅降低,还与目前6月期的银行定存利率1.98%形成倒挂,其间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间。一季度,企业活期存款量下降较多,表明新增贷款中的一部分可能在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对倒。
在上一轮调整期间,货币空转的表现形式为储蓄的超常增长,2000年至2002年间增幅高达15%-17%。而今年3月末,金融机构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4.7万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1.1个百分点,远远高于上次调整期间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7.0%,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2个百分点。作为交易性货币的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降低,表明实体经济的交易行为不是在增长而是在萎缩。
应当看到,货币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并非愈多愈好;受制于企业支出与消费者收入下降影响,新的经济增长需求机制也非短期可至。置此背景,过度的信贷扩张可能隐含新一轮货币空转风险。因此,如何使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在与经济增长实际变动需要相匹配的合理水平,自应成为当前分析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走向的题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