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2009 5 27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产业·公司
    中电信暂无回归A股计划 下月推3G手机
    TD-LTE产业化项目启动
    开发商瞄准“大浦东”土地资源整合
    王佳芬洽购被拒
    汇源果汁或现金流“吃紧”
    开征物业税引发热议 无助降低房价成共识
    北京CBD东扩带动二手房价涨
    重交所
    与民生银行战略合作
    吉奥在杭州启动
    25万辆微车生产基地
    百胜集团
    赞助世博会美国馆
    触动传媒
    完成1亿元第三轮融资
    “大浦东”概念催涨一二手房
    中航国际揭牌 打造集团四大业务拓展平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开征物业税引发热议 无助降低房价成共识
    2009年05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于兵兵
      开征物业税引发热议

      无助降低房价成共识

      ⊙本报记者 于兵兵

      

      25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的“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颇为引人关注。专家表示,这一热议多年的税种有望近期加速出台,但物业税旨在遏制房地产投机行为,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其与房价没有必然因果关系。

      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分析师付琦介绍,目前,由于占有不动产的税负几乎没有,因此个人投资购买房地产的预期收益很高。投资人只要不转让交易,就可以零税收成本地持有房产和土地资源。贪大求阔的心理,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因而,为发挥税收对社会资源的二次分配和调节作用,开征物业税势在必行。

      对于物业税有助于降低开发成本,进而抑制房价的说法,多数被采访者表示不能认同。专家称,商品房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开发成本只是定价考虑的因素之一。当市场供不应求时,开发商极有可能避开成本定价,直接根据需求调整价格。

      另外,房屋评估体系的不健全仍是物业税征收的最大瓶颈,这直接影响税基标准的制定。根据其他国家物业税征收的经验以及多数专家观点,开征物业税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从价计税。即开征物业税要按评估价值征税,使多占财产的人多纳税。但目前我国的不动产评估体系无法实现及时准确地反映每一套物业的实际价值。

      于是,一些业内人士建议物业税“按面积征收”,家庭(或个人)住房面积过大,则征收物业税。但这种做法将导致面积大总价低的城市周边住房持有者承受更多物业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