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2009 5 2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百万吨级国储抛棉 郑棉创两个月新低
    石油投资减少 可能引发油价飙涨
    钢材期货风险管理
    培训班在沪举办
    提前布局 应对油价复苏
    广西放储时间或推迟 郑糖“脉冲式”上涨
    PVC期货研讨会
    在沪举行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百万吨级国储抛棉 郑棉创两个月新低
    2009年05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意
      百万吨级国储抛棉

      郑棉创两个月新低

      ⊙特约撰稿 施海

      

      郑棉期货自4月中旬进入高位区域性震荡整理以来,已1个多月的时间,多空双方力量对比相对平衡,导致期价区域波动,成交量和持仓量分别维持在5万手以内和6-8万手的较小规模。直到本月21日,郑棉遭遇空方主力资金沉重打压,向下突破,本周继续走弱。截至26日收盘,郑棉指数大幅下跌至12977元,创下4月29日低点12964元以来接近两个月新低,期棉主力合约CF909大幅下跌95元至13040元,并创下4月8日低点13040元以来接近两个月新低。

      国储抛棉成调整主因

      笔者分析认为,在美盘棉花弱势回调背景下,有关国家将适度抛售储备棉花资源的消息,成为郑棉向下运行的直接原因。

      近日,国家发改委已通知中储棉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着手准备储备棉抛售事宜,国家储备棉轮出和临时收储棉花出库销售于22日正式启动,总量为152.3万吨。中国储备棉21日发出通知,本批轮出2003年度储备棉31.3万吨,2004年度储备棉21万吨,出库销售2008年度临时收储的棉花数量暂定100万吨,将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储备棉竞卖交易系统公开竞卖。其中2003至2004年度储备棉的竞卖底价为12500元/吨(净重);2008年度临时收储的棉花竞卖底价为12900元/吨(净重)。

      抛储意在抑制现货价格

      国家抛售储备棉花的目的是:抑制棉花现货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动用棉花资源,尤其是动用前期已经收储的储备棉花资源,以期达到稳定棉花市场供需关系的目的,既保护上游棉农、棉花企业合理生产销售收益,又保证下游纺织企业合理用棉需要和稳定的棉花采购价格。由此推测,国家实际上在棉花处于偏低价位时,通过适当收储,缩减棉花市场供应规模,以抑制棉花下跌趋势,而在棉花处于偏高价位时,通过适当放储,扩展棉花供应规模,以抑制棉花上涨趋势。其中,棉花市场价格的相对平衡区域即为上游棉农、中游棉花企业利益与下游纺织企业利润的均衡点。

      国内棉花市场供需关系对比显示,棉花产量为779.5万吨,消费量990.7万吨,进口量为152.4万吨,库存429万吨,供需对比呈现明显的过剩态势。其中5月至9月,按每月最低消费量70万吨算,我国的棉花消费量至少350万吨;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底国内棉花商业库存为136万吨;把商业库存看成定值,缺口就是214万吨,扣除89.4万吨中1%关税内未使用的配额约48万吨,缺口166万吨。为了均衡棉花资源,国家必然要采取抛储的方式或发放配额来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国内部分省份三级棉现货价格已涨至13000元/吨,但国家并没有出台放储政策,说明有关部门对上述价格是认可的,换句话说目前价位仍未超出国家可控的范围。考虑到采购、上市、加工、储存等环节成本因素,三级棉成本达到12500元/吨左右,而国家依然按照收储低和放储高的顺价销售原则,由此判断,国家放储价格可能在13000元以上价位。

      国家对棉花市场继连续大规模多批次收购后,采取反向放储政策,有利于缓解国内棉花市场供需关系阶段性供不应求偏紧格局,降低下游纺织企业棉花原料采购成本,继而增加纺织企业经营利润。反过来说,毕竟2008/2009年度国家棉花收储量达到272万吨的空前巨大规模,如果不择机抛储,对新年度籽棉收购价格和皮棉销售价格都将形成沉重压力,棉花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也很难放开手脚入市操作。要达到保护棉农的目的只能同过继续收储方式,国家财政和仓库的压力难以有效释放。而棉花抛储有利于缓解上、下游矛盾,从而为新年度棉花收购、加工和销售奠定良好基础。

      深跌可能性不大

      郑棉盘面交易显示,近远期各合约期价呈现高低交织不规则排列态势,主力合约CF909期价相对较高,总持仓量为5万余手,单边2.5万余手,相当于25万余吨。截至5月22日,注册仓单为921张,有效预报量为670张,两者合计为1591张,相当于15910吨,资金与实盘对比说明实盘压力相对轻微,资金流动性依然较强。因此虽然利空题材导致期价适度回落,但深幅暴跌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受国家可能抛售储备棉花资源重大利空因素作用,郑棉结束高位区域性波动走势,并向下突破。投资者操作上宜顺势而为,及时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