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信息披露
  • A3:基金
  • A4:期货·债券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2009 6 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遥指3000:指数型上涨已开始启动
    泛对倒现象
    “六一”大礼包:油、房、金
    六月行情先扬后抑可能大
    历史会重演,但不会简单重复
    cnstock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泛对倒现象
    2009年06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伟君
      ⊙潘伟君

      

      对倒就是同时进行自买自卖,属于主力与市场对话的一部分。不过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前那种非常明显的对倒现象现在已经日趋减少,不过本质上的对倒依然还是存在,只不过现在很多对倒手法已经完全合规合法。因此我们要及时改变思路,对于各种泛对倒的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便于我们从更深层次了解主力的意图,更好地与主力进行盘中的对话。以下是几个现在常见的泛对倒现象。

      现象①:涨停板对倒

      案例:主力将股价推升至涨停,然后用大单封住。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会进来一些买单也挂在涨停的价位,不过从顺序上来说排在主力单子的后面。这时主力会继续在后面挂上新的买单,同时将前面的买单撤下来——这样市场的买单就排到前面去了,接着主力自己抛出卖单使市场的挂单成交。

      主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绝对保证市场的接单成交,因为这些接单是存在撤单的可能的。不过这样一来主力的单子又排到了前面,要承担接受市场抛单的任务。主力在这样的运作中并没有自买自卖,所以不是纯对倒,但实际结果仍然是既买进又卖出,属于泛对倒的范畴。我们曾经在本栏讨论过“封不住的涨停”这一现象,是本案例中的特例,不过由于没有封住涨停,表明是主力出货。

      现象②:跌停板对倒

      与涨停板对倒相似只是方向相反。

      现象③:小区间震荡

      案例:盘子并不大的个股上下五挡的价位都是大单,市场成交的价格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

      这样大规模的挂单显然是属于主力的非自然市场挂单。主力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市场一种股价不会马上上涨或下跌的感觉,这样就可以压制住一些冲动型的市场单子。不过总会有市场的单子出来,所以就形成了主力与市场在一个很小的价格区间里进行交易的状况。主力的对手单子基本上是市场的单子。

      尽管主力并没有自买自卖,不过这种交易仍然具有纯对倒的本质,因为主力当天在差不多的价格范围内既买进又卖出,同样属于泛对倒的范畴。

      现象④:瞬间向下砸盘

      案例:下挡接盘明显大于上档挂单,突然出现一笔或者多笔大抛盘,瞬间将下挡接单打掉,随后股价立刻上涨。由于接单价位的抬高原来被砸掉的接单价位已经消失。

      这种现象本栏分析过,往往是属于主力在推升股价前的一次卖出行为。由于主力在瞬间的砸单之后立刻上推股价,所以需要打掉上挡压着的卖单,这样就会买进筹码。也就是说在很短的时间内主力还是在既买进又卖出。尽管不是自买自卖的纯对倒但也属于泛对倒的范畴。

      一般在下挡的挂单中会有主力的接单,那么只要在砸单之前先撤掉自己的接单就可以避免自买自卖的纯对倒出现。

      以上几种泛对倒现象我们可以在盘中多加注意。由于主力在仓位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为了继续推升股价就时刻会考虑减仓,所以还会有更多的泛对倒现象出现。对于我们来说不但要能够判断出主力是否在进行泛对倒,还要揣摩主力的意图。主力进行泛对倒的目的通常有三个:一是为了强行提高市场的换手率;二是阶段性减仓;三是企图全身而退。由于纯对倒买卖数量比较接近而泛对倒的买卖数量差异会比较大,所以研判的重点在于主力最后是买得多还是卖得多。这对于我们了解主力的意图会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