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6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提高市场效率 降低清算风险 人民币外汇即期询价交易引入净额清算
    资金面供求格局悄然生变
    09丹阳城投债今起发行
    “09宁交通”6月4日上市
    高调实施定量宽松政策打击英国债市
    昨日回笼800亿元
    “08国债09”6月8日摘牌
    平衡市下5年期国债发行仍将受宠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续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高调实施定量宽松政策打击英国债市
    2009年06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交行金融市场部 栾雪剑
      ⊙交行金融市场部 栾雪剑

      

      近来发达经济体又开始感受到了利率曲线上移的压力,美国、英国和欧元区的国债收益率均告上扬。各家央行使用各种手段将收益率曲线压低的喜悦情绪还没有过去,就不得不又面对棘手局面的重现。

      这场危机源于美国,英国本是较晚受到波及的国家,但在此后的发展中,英国却因其救市政策的推出,渐渐走到了应对危机的前列。虽然说日本是较早使用“定量宽松政策”的国家,但是第一次在这场危机中高调进行定量宽松的却是英国央行。当然,在政策出台的最初,英国确实尝到了甜头,先期投入购买债券和票据的750亿英镑对压低收益率曲线的确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定量宽松政策效果十分显著,引得美欧同行纷纷跟进。

      但好景不长,随着时间推移,收益率一次性下降的成效在被收益率天天缓升的现象所蚕食,英国央行急忙决定提前追加500亿英镑用以进一步购买资产。此举一出,英镑汇率随之大跌,而英国国债收益率一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但是随着欧洲央行定量宽松政策的出台后,欧洲国债发行量预期增加致其国债收益率出现上升,英国国债收益率也渐渐顶不住发行量增加压力,开始出现上涨趋势。

      屋漏偏逢连夜雨,5月21日,标准普尔宣布将英国的评级展望下调为“负面”,英国资产信用风险增加,价格承压,国债市场首当其冲。遭受双重打击,英国国债收益率出现明显上升,近半个月来,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上升了15个基点以上。从原因和趋势上看,英国国债意欲短期回暖,难度较大。

      在英国评级被降之后,市场开始怀疑美国可能是接下去遭受评级下降的国家,不过随后美国出乎意料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一定程度上打消这种怀疑。但可以预料的是,如果美国步英国后尘,继续扩大定量宽松的规模,市场恐怕同样也是不会买账了,不仅如此,还有可能出现不利的走向。更为值得担心的是,新的定量宽松会引发更多的国家负债,会增加国家评级下调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