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6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时事海外
    嫩芽频发 全球经济复苏预期持续增强
    巴黎银行股票
    因高管失踪传闻逆市下跌
    “耐克型”复苏的概率正在增加
    澳大利亚维持利率不变暗示仍可能降息
    美金融巨头发股筹资
    偿还TARP资金
    IMF敦促英国央行
    加大量化宽松政策力度
    日本财相:
    日经济今年第一季度已见底
    摩根花旗正式启动合资公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耐克型”复苏的概率正在增加
    2009年06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周良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尽管越来越多的经济指标传来“利好”,但多数指标仍处在衰退阶段,只是萎缩的幅度在逐渐改善,这也使得各界对世界经济复苏前景的判断存在较大分歧。一些专家提醒说,要看到全面的经济复苏,可能至少要等到明年上半年,但部分受到危机冲减较小的国家如“金砖四国”则有望提早迎来复苏。

      一些人认为,从亚洲的部分最新数据看,“V型”复苏似乎并不是妄想。在亚洲不少经济体,工业生产近期强劲回升,出口跌势趋缓,而库存也不断缩减。

      高盛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对全球经济复苏持相当乐观的态度,他指出,近期中国、印度以及欧洲的PMI数据,都是经济复苏的进一步证据。

      不过,一些影响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也依然存在。野村证券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监测周报》指出,全球经济衰退的最严峻时刻可能已经过去,但各经济体仍然非常脆弱。作为经济复苏的证据和标志之一,报告注意到,近期美国和其他地区长期利率出现上升,但野村的经济学家警告说,长期利率的进一步上扬可能会带来问题,甚至“扼杀”经济复苏,比如在美国,更高的贷款利率正对楼市复苏带来巨大威胁。

      同样令人不安的还有油价的持续攀高,在经济仍在苦苦挣扎之际,再度逼近70美元的油价可能成为复苏的一大掣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日前表示,尽管世界经济出现部分复苏迹象,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依然认为全球经济要到2010年上半年才会复苏。卡恩表示,即便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已出现经济复苏迹象,但部分国家的高失业率仍“非常令人担忧”,他本人不认为全球经济复苏会提前到来。

      保德信国际投资的首席策略分析师普利文则抛出了一个“耐克型”复苏的概念。该机构认为,美国经济可能呈现耐克公司标志的“对勾型”复苏,而不是“V型”,因为来自消费领域和楼市的不确定因素可能拉长复苏进程。

      汇丰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金也认为,尽管世界经济在年内企稳的可能性存在,但这只可能是一种“低水平复苏”,经济完全恢复正常还有一段较长的时间。

      不过,也有一些可能的特例被专家看好,比如“金砖四国”。在本周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来自中俄两国的专家都认为,“金砖四国”有望比主要发达经济体更早地走出危机,原因是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债务和赤字规模等宏观经济指标普遍较好,同时这些国家具备足够的储备资金落实各自的反危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