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特别报道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研究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6 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产业·公司
    全球船舶订单5月“零”成交
    财政部:恢复征收
    硫磺进口环节增值税
    邵秉仁:尽早出台
    股权基金管理办法
    国家投放储备棉
    稳定棉花市场
    上月化工品跌多涨少 粗苯二甲醚“冰火两重天”
    四川水泥企业
    再次下调出厂价
    上海九龙山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08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五矿收购澳矿企资产获中国政府批准
    国机子公司在沪建
    重型石化装备项目
    杭州解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公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球船舶订单5月“零”成交
    2009年06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于祥明
      尤霏霏 制图
      ⊙本报记者 于祥明

      

      虽然波罗的海干散货运费指数(BDI)连续狂涨站上4100关口,但是全球船舶订单却依然跌到无处可跌的地步:5月份全球没有一艘船成交。

      6月3日,记者独家获悉,截至目前,国际造船业权威咨询机构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Clarkson)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全球船舶订单为零,创至少7年以来最低水平。

      “这个数据确实让人有些吃惊。”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有可能是最终的统计结果还没完全出来,也有可能有遗漏。”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包张静向记者表示,类似的情况至少自2003年以来从没有出现过。

      但是,记者了解到,挪威船级社的相关统计数据也显示为零。

      事实上,今年4月份全球新船成交订单已经接近为零,仅有12.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达97%。

      而且,自去年9月份以来,已连续8个月来,全球新船成交量就一路下探。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成交量分别为693万、248万、80万、21万、38.75万(修正后数据为61.4万)、19.3万(修正后数据为24.28万)、69.37万、12.7万载重吨;同比分别下降幅度为66.1%、89%、95.6%、99.1%、97.7%(96.3%)、98.4%、95.16%、97%。

      对于上述数据,中信建投高级分析师高晓春指出,目前船市仅十几万或者几十万载重吨的订单量可以等同视为“零成交”状态,船市的低迷依旧。

      综合上述数据,今年前5个月全球新成交船舶累计仅约155-167万载重吨,使得全年全球新船订单不足1000万载重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虽然波罗的海干散货运费指数(BDI)与去年最低点相比大涨了500%,可对船舶市场没有任何刺激。”高晓春分析表示,目前全球航运市场还不具备整体复苏的条件。

      对此,包张静也直言,近期BDI指数大涨对船市毫无作用,或许意味着未来船市的风险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