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金融
  • 4:焦点
  • 5:金融·证券
  • 7:圆桌
  • 8:上市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观点·评论
  • A5:产业·公司
  • A6:股民学校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对话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海外
  •  
      2009 6 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基金·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基金·焦点
    指数高歌猛进 国际大行舌战“疯狂股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指数高歌猛进 国际大行舌战“疯狂股市”
    2009年06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周良
      漫画 高晓建
      尽管经济复苏前路依然漫漫,尽管有人高喊泡沫,但以美股为首的全球股市过去的一周又迎来了红色一周。道指在经过了近两周的盘整之后,上周再度大涨3%,将自3月9日以来的累计涨幅扩大至34%。其他更广泛的市场同样表现不俗,覆盖23个发达市场的MSCI世界指数上周继续高歌猛进,最高突破1000点,为去年11月初以来新高,自3月初以来的累计涨幅超过40%;新兴市场势头更猛,自3月初至今,MSCI新兴市场指数已累计上涨约66%,并且在过去13周中有12周都实现上涨。

      如此持久的强力反弹,令不少专业人士都不知所措。这不,几周前还号称股市还会创新低的罗杰斯上周突然改口说,股市还有得涨,现在千万不能放空,要不然会输得很惨。而从记者近期从多方获得的信息看,尽管多了一点谨慎,但不少机构仍不愿轻易退出眼下的市场;而一些之前一直观望的“大户”,也已在积极准备或是已经重新高点杀入。

      ⊙本报记者 朱周良

      超牛!

      罗杰斯也看走眼

      让近期的股市搞得摸不着头脑,不只是广大散户和基金经理,一些投资“老手”似乎也感觉跟不上市场的步伐。这其中就包括罗杰斯这样大师级的人物。

      上周在接受CNBC采访时,罗杰斯重申了他几周前的一个观点,即接下来的货币危机不可避免。因此,罗杰斯建议,投资人现在不应该在放空股市,应该坚定做多。

      “我想,如果他们(指美国政府)继续大印钞票,股市可能涨到2万甚至3万点。”罗杰斯说,“当然,到那时股票也肯定不如现在值钱,但这确实可能会发生,如果你选择做空,就可能赔很多钱。”

      有意思的是,就在三周前的5月20日,同样是在CNBC的节目中,罗杰斯还声称,股市可能还会创新低,他没有买任何股票。当时罗杰斯的解释是,下一轮金融危机可能暴发在货币市场,这主要归咎于各国央行纷纷开启印钞机。他预言,近期持续火热的股市年内还可能再创新低,因为这一波反弹主要是“央行印钞行情”,经济基本面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罗杰斯称,一般情况下,他都会同时持有多头和空头仓位,但因为预感到接下来要发生货币危机,他已经清空了自己的所有空头仓位。他声称,这样的赌博式单边做多,在他个人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都非常罕见,上次他采取完全单边操作策略还是在1987年的股灾前。

      从一些数据来看,机构投资人的热情并未因为股指一再创新高而丝毫减退。专业基金跟踪研究机构EPFR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截至6月3日的一周中,全球投资人仍在大量将资金投入股票、商品和高收益资产。其中,股票基金累计吸引了29亿美元资金净流入,而收益相对较低的货币市场基金则出现高达227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

      “这一波涨势超乎我的想像。”一位香港投资人士告诉记者。他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各国央行通过超宽松货币政策撒出了太多钱,导致的结果就是短期内热钱泛滥。

      “对很多机构而言,目前的市场属于资金市,不宜空手,但是风险意识也必须有。”香港宝来证券投资部董事陈至勇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他表示,基金和散户投资策略有所不同,基金怕绩效落后,因此仓位不宜太低。不像个人,更多的是追求绝对报酬,怕的是损失而不是少赚。

      根据记者在业内的了解,在这波股市上涨之初,不少大型机构都认为这只是空头回补的结果,成交量相对较低。在那之后,确实有一些国际机构开始重新考虑投资股市,但就当时的阶段而言,美欧很多机构并未重仓持有股票,特别是新兴市场。

      不过,在这波反弹的后期,特别是到目前的这一段时间,的确有一些机构投资人开始重新投入股市,这也令很多投资者难以确定,到底是否应该现在重新投入股市,还是等待可能出现的回调。

      一家知名国际投资机构的驻华代表上周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他们特别忙,因为老是会有客户来咨询。“毕竟从长线来看,现在还是有一些机会。”他说。

      信心爆棚也使得各界对股市后市的预期水涨船高。投行摩根大通近日发布报告称,除日本外的MSCI亚太指数到年底可望比目前点位再涨约20%,这将意味着,该指数将出现1993年来最大年度涨幅。而华尔街则有分析师喊出了标普500指数未来三个月将再涨40%的预言。

      小心!

      熊仍可能出没

      当然,看空的声音从未歇过,尤其是在股指持续创新高之后。

      花旗就是其中一种。花旗的分析师上周发布报告警告说,从上周三股市、汇市以及商品市场的大跌看,近期全球股汇市大涨的阶段可能要告一段落,可能迎来大幅调整。

      花旗分析师费兹帕特里克指出,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与标准普尔500指数近期走势出现背离,这预示着未来数周标普500指数可能回调。花旗的研究团队警告说,他们相信存在“深度修正”即将来临的“实实在在的风险”。费兹帕特里克认为,过去12周中,石油、黄金、股票到美元的各个市场的强势令人瞠目,但目前看来部分市场的上涨可能过度了,因为这些资产持续走高缺乏经济数据的必要支持。

      这样的推论似乎也得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认同。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上周表示,最近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上涨行情难以经受住考验,金融危机远未结束。罗奇指出,目前还难以得出世界经济将出现强劲反弹的结论。

      债券天王、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掌门人格罗斯上周也警告说,现阶段大家不应该对经济前景太过乐观。他表示,尽管最近有更多数据显示经济形势有所改善,但接下来的复苏几乎肯定会是缓慢而漫长的。

      对投资人而言,格罗斯表示,货币市场利率低企可能促使投资人将现金投向其他收益更高的资产,其中当然也包括股票。“但你需要格外谨慎,因为最终股市的走势还是要取决于经济增长,但在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增长不大可能很快重新回到以往的正常水平。”

      在经济复苏前景依然高度不明朗的背景下,“当然,我们在(投资上)会更加谨慎。”凯基证券分析师蔡铁康说。因为很多股票的市盈率都已升至较高水平,即便是以2010年的预期盈利计算。一旦央行开始大量收回救市资金,股市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就港股而言,蔡铁康认为,目前恒指的预期市盈率达到16至17倍,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

      在亚太地区管理超过150亿美元资产的研富资产管理(RCM)认为,近期的股市反弹,很大程度上是对于不断出现的经济利好消息刺激,不过,这样完全靠消息推动的行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很脆弱的。“事实上,如果你问基金经理,大多数人都对眼下的股市发展持怀疑态度。”RCM的研究团队表示,“当真正的转折点出现时,很难基于基本面来做出投资判断,因为这个时候所有因素都在调整和变化。”

      泡沫?

      中国股市能涨多久

      在这波股市上涨中,新兴市场一直是最大的热点之一,这样的趋势仍在延续。EPFR的统计显示,在截至3日的一周时间中,该公司跟踪的各类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吸引的资金净流入达到37.9亿美元,而同期美国、日本和欧洲股票基金则出现了资金净流出。今年迄今为止,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累计吸引了261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去年全年这类基金则出现高达50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

      就中国股市而言,尽管总体上中国概念仍受到追捧,但中国内地股市近期对海外投资人的吸引似乎稍有下降。相比之下,台湾股市则成了新宠,在截至3日的一周中,EPFR跟踪的台湾股票基金吸引了1.92亿美元资金净流入。

      在摩根士丹利前经济学家谢国忠上周提出了A股“泡沫论”之后,对于A股后市走势的争论也日益升温。去年4月也曾提过泡沫论的谢国忠上周在接受彭博电视访问时表示,中国股市已重回泡沫化水平,他认为,投资人乐观预期中国可以解救全球经济,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同样对中国股市持谨慎看法的还有几家大行。花旗中国研究部主管薛澜上周表示,中国股市今年来大涨53%,有涨得太快和太凶之嫌。她认为,企业获利并未同步复苏,因此预期涨势将告一段落,市场急需修正。

      安本(Aberdeen)资产管理中国股票投资主管姚鸿耀表示,除非政府的推出的大规模开支计划最终转化为民间需求的增长,否则中国股市的上涨可能难以持续。“中国经济最糟糕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但复苏的质量和持续性仍是问题。”姚鸿耀说。“我们更可能看到一个W型的复苏,而不是U型。”

      法国巴黎银行则发表报告,下调对中国股票的评级,由“增持”降至“中性”。该行建议投资人转而增持印度股市,因为股价较便宜,资金流入及流动性更佳。不过,法巴仍非常看好中国股市中的中小盘股。

      瑞士银行则认为,中国股市会横向整理一段时间,之后继续上攻。该行认为,投资人风险偏好回升与强劲资金流入将推动中国股市进入下一波涨势,而此时是布局时机。

      也有人坚定看多中国,如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近日就多次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加速复苏的过程中,A股、H股仍处于牛市初期。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中国业务发展主管孙昊上周五在一个论坛上指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国内市场资本回报要高于国际市场。他认为,短期内国际市场上没有哪一个的系统性回报高于中国,因此他建议中国的QDII此时考虑出海宜审慎。

      研富则依然维持对中国内地股市将出现区间震荡格局的看法。该公司认为,如果全球经济衰退能在今年年底见底,中国很有希望在2010年出现可持续复苏,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在年底前应该会提前做出正面反应。考虑到充足的流动性,股市短期内仍有望获得支撑。但是,股市进一步上行可能因为企业盈利的不确定性而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