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机构视点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专版
  • B8:路演回放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2009 6 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产业·公司
    前5月上海经营性用地出让飙增300%
    贝恩32亿港元注资国美
    “去黄化”进程中止
    海航集团主导
    天津首家本土航空公司揭牌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员表示:报刊改革已全面启动 支持有实力集团上市
    国研中心副主任:腾中“买马”是趟浑水
    全球航空业遭“唱空” 今年预亏额将翻番
    南航暂缓推进与法航合资货运
    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召开2008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多家房企5月销量及均价齐涨
    世茂30亿竞得厦门一地块
    6月首周一线楼市“飘红”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国有股东变更的提示性公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前5月上海经营性用地出让飙增300%
    2009年06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于兵兵
      ⊙本报记者 于兵兵

      

      2009年以来, 楼市风向标――上海的土地市场成为各路房企争战的焦点。经上海证券报统计,2009年至今,上海共计推出53幅经营性用地,总建筑面积238.9万平方米,同比2008年增长高达300%,相比2007年的楼市最高峰,也有近80%的增长。

      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上海共出让经营性土地159.1万平方米,4月至今共推出79.8万平方米用地。而2008年的一、二季度分别推出经营性用地31.2万平方米和21.7万平方米,合计58.9万平方米。前后两年的土地出让数量相差三倍有余。

      从地价趋势来看,一季度,上海经营性用地出让多以低价成交,但从3月开始,开发商以高于低价的不同溢价率积极争地,其中,金地、绿地、上海新城万嘉和上海东方国贸和上海同盛投资拿得的几幅地块,溢价率在36%至84%之间。

      一位土地专家表示,政府加大土地供给的目标是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进而为年度GDP贡献力量,同时也为缓和日益加剧的商品房供给短缺压力,加大供应,平稳市场。

      开发商一边,因为目前土地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加上销售预期良好,上海正在成为开发商拿地的热门区域。一位上海界地产人士透露,甚至如康佳彩电这样的非地产企业,也在仔细考查了全国市场后,将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定位为拿地首选。

      至于未来楼市是否会有更高溢价率出现,市场人士态度不一。方方工作室咨询师赵豫川表示,企业对后市确有明确的普遍的乐观心态。

      对于开发商如何判断后市,上海证券报采访了包括万科、保利、金地以及绿城等几家地产龙头企业的市场一线人员,得到的结论是,通胀预期、经济向好、刚需持续等因素,是企业乐观看待后市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