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机构视点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专版
  • B8:路演回放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2009 6 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时事·海外
    贝莱德拟购巴克莱子公司 全球基金业大洗牌
    短期超买迹象浮现 海外股市高位回档
    投资机构请求美高院
    阻止克莱斯勒收购案
    专家预计美房价将继续下跌
    年内加息预期陡增 美债价格暴跌成灾
    石油制品成
    韩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
    欧佩克周油价加速上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年内加息预期陡增 美债价格暴跌成灾
    2009年06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周良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受到突然升温的加息预期刺激,美国国债价格过去两天连续大幅下跌,收益率则相应飙升,10年期和2年期美债收益率昨日均触及七个月新高。美联储正面临愈加复杂的局面:一方面,经济还未启动复苏前当局希望继续推进量化宽松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由此引发的通胀忧虑正在不断推高长期利率,反过来削弱政府刺激经济的努力。

      昨日,国际市场盛传美联储可能提早到2009年加息,这样的预期在债市掀起波澜。美债收益率继续大幅攀升,而美元也因而获得支撑,自上周创下的近半年低点持续反弹。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的最新走势显示,市场正在增加押注,认定美联储可能提早到今年年底启动加息,主要考虑到近期经济指标持续改善。

      上周五公布的关键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美国5月份新增失业人数为8个月来最少的一次。而本周即将发布的零售数据也有望发出利好信号。

      昨日,10年期和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均升至七个月新高。其中,对于利率最敏感的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昨日伦敦交易时段一度大涨至1.36%,至2008年11月来的最高水平。基准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升至3.87%附近。该品种收益率上周创下近六年来最大单周升幅,上个月则累计大涨74个基点。

      收益率飙升对应的是价格的暴跌,今年迄今,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的价格分别下跌了8.58%和24%。如此跌势让哪怕是最优秀的基金经理也措手不及,一些在美债去年的凌厉升势中获益颇丰的基金,今年迄今已将收益回吐了六成。

      加息预期也带动美元连续第二天走高。截至北京时间昨日19时01分,美元指数报81.3,上涨了0.8%左右。上周,该指数一度跌破79,至近半年新低。过去几天,美元持续走高,逆转了自4月下旬以来的颓势。

      事实上,国债价格下跌已有一段时间,特别是长期利率在持续走高,这也引发了官方和民间的广泛争议。不少人认为,在美联储划时代地推出收购国债的非常规举措压低借贷成本的同时,长期利率的不断抬升,正在威胁当局救市和刺激经济的努力。

      对此,多位联储官员上周都提醒说,美联储需要适时考虑启动利率政策的“逆操作”,退出超宽松的政策,以压制通胀预期。

      从联储主席伯南克近期的讲话看,决策者当前仍采取了一种中立的立场,即“不要太早升息而遏制了复苏,也不要太晚升息造成通胀升高”。

      伦敦Investec资产管理公司的固定收益投资经理司多普福特表示,目前金融市场的走势似乎反映了一种对前景越来越乐观的情绪。“利率迟早会在某个时候回归正常化,但至少在未来6个月中,我们不大可能看到大幅加息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