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信息披露
  • A4:期货·债券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谈股论金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6 1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行业·个股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行业·个股
    并购重组股 凤凰涅槃 期待重获新生
    水井坊(600779)品牌优势突出 仍有走高潜力
    华东数控(002248)受益铁建扩张 价格优势明显
    旅游股 行业复苏有望 关注世博概念
    华天酒店(000428)规模迅速扩张 QFII重仓
    皖通高速(600012)防御性品种 短期有补涨要求
    酒类股 销售旺季临近 防御优势显著
    博汇纸业(600966)纸业蓝筹 价值低估
    白色家电业 内需复苏 企业分化加剧
    华东科技(000727)
    低价电子股 量能异动
    亚盛集团(600108)
    参股券商概念 积极关注
    通信业
    收入持续低迷 投资快速增长
    天地源(600665)
    盈利能力改善 中性评级
    计算机业
    创业板推出 或提升行业估值
    保利地产(600048)土地储备丰富 发展后劲十足
    中国中铁(601390)
    蓄势整理充分 有望补涨
    深高速(600548)收购增厚业绩 长线价值突出
    S佳通(600182)
    资产置换 基本面脱胎换骨
    丰乐种业(000713)
    细分农业巨子 底部反弹在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并购重组股 凤凰涅槃 期待重获新生
    2009年06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国盛证券 肖永明)
      当前市场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周二我国航空业三巨头之一的ST东航和*ST上航爆出重组消息,与此同时,当日深发展A和中国平安也因重大事项而停牌,而就在本周一,停牌多时的广电电子和广电信息整合消息明朗化而刚刚复牌。

      从近期一系列资产整合并购的消息中不难看出,在经济危机初现企稳之际,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或正面临着一次意义深远、影响面非常之广的并购整合潮,且从昨日ST股全线飙升的表现看,市场各方也对其充满了期待,并购整合概念有望成为未来相当重要的主题机会。

      随着近期大盘逐步回暖,市场中并购重组的热度也在不断提升。近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借壳高淳陶瓷,并创造了高淳陶瓷罕见的连续12个涨停,而上海广电集团将广电电子、广电信息股权转让给上海仪电集团,中国平安拟入主深发展;上海航空与东方航空的重组事宜近日也相继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由此可见,并购重组概念可能成为后期市场的主旋律。

      经济危机背景下 企业资产价值被低估

      去年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并由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企业经营受困,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大面积亏损面临倒闭。在A股市场最低迷时,很多行业的市净率都接近1倍,低估值为并购方提供了低成本扩张的机会。

      根据经济周期理论,危机后的复苏往往是从新技术和资产整合开始的。危机打破了原有的经济模式,而复苏则要形成新的经济模式,所以后危机时代企业洗牌和大规模的企业并购重组是必然结果。

      政策驱动+金融支持 并购整合万事俱备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多次表示,国资委将沿产业链和价值链方向,将企业自愿重组与出资人主导重组有机结合,加快推进中央企业联合重组和资源整合,还要加快控股上市公司资源整合,把优良主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主业板块或集团整体上市,积极探索国资委直接持有整体上市中央企业股权。

      与此同时,陆续公布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包括海西建设、上海、深圳等区域调整改革规划都将明确了对现有企业进行调整,因此产业和区域经济调整也成为产业或区域内的企业重组的助推力。

      2008年12月9日银监会发布实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尘封了12年的银行并购贷款政策重新开闸,这为企业并购创造了有利的融资环境。中国证监会也表示积极推进市场化并购重组,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创新并购、重组手段进行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

      关注整合效果和价值 三大标准选股

      经济危机后的并购重组,对于并购方来说能迅速扩张自身规模,而对被并购方来说则是走出困境获得重生的机会。并购重组如凤凰涅槃,能否浴火重生在于并购重组能否给双方都带来互补并发生好的化学反应。如何透过包裹在并购重组上的重重迷雾,判断重组的真实价值对投资者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目前A股市场中并购重组主流为集团上市、行业内整合、借壳、债务重组等;从行业看,我们认为钢铁、有色、汽车、航空、金融等行业将成为并购重组的多发地;而从地域看,上海、深圳、海西、东北等地区的上市公司将会有较大的内部整合。另外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央企的重组以及国内企业在海外的并购。

      (国盛证券 肖永明)

      ■背景链接

      央企资产整合

      或成最强势概念

      央企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目前国资委已经开始着手对央企进行大规模整合,计划到2010年,央企将减少到80家至100家,并努力培育30家至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而目前国资委所监管的央企还有约141家,如此推算,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内,央企至少再减少41家才能如期完成任务。

      由此看来,央企的重组将成为国内并购重组潮中最强势的一股力量,其中对上市央企的整合力度也将非常巨大,这意味着更多的优质资产将被证券化,这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将是显而易见的。

      并购重组渠道及行业一览

    渠道行业关注点
    行业整合航空大面积亏损后的资产注入和企业联合
        

        

        

    钢铁淘汰落后产能,小钢企被大钢企收购或被借壳
    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合,规模化
    电力规模化、集中化,小电企被整合或淘汰

                

                

                

                

    国际收购有色收购国际矿产资源
    金融收购国际金融企业,获取国际牌照
    汽车海外收购国际汽车生产企业
    区域整合上海优质资产注入,同业合并
    深圳优质资产注入,同业合并
    海西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台资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