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焦点
  • 5:财经要闻
  • 6:深度调查
  • 7:金融·证券
  • 8:金融·证券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个股查参厅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研究
  • B7:观点·评论
  • B8:时事海外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6 1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版:公 司
    复牌大涨 “牛”人效应引爆京东方A
    武商联原副总郝健
    接手武汉中商
    强势入主深鸿基 宝安控股意欲产业整合
    重组方案出炉
    兆维科技将变身地产公司
    复星国际暂停重组天钢
    华伦将与多家公司合并
    四川金顶要求清偿债务
    英特集团原董事长等被控贪污6311万元
    中体产业携万通地产
    开发三亚奥林匹克湾
    “涨停板敢死队”狂炒概念股 深交所严密监管
    S上石化上半年预盈
    股改依旧无进展
    斥资2.4亿美元
    武钢入股加拿大矿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强势入主深鸿基 宝安控股意欲产业整合
    2009年06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徐锐
      ⊙本报记者 徐锐

      

      此前曾三度举牌深鸿基的宝安控股并未停止其增持的“脚步”。

      深鸿基今日披露,从3月12日至6月9日,大股东宝安控股继续通过深交所买入2252.3274万股(占总股本的4.80%),至此,宝安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目前共计持有深鸿基9297.951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80%。

      面对宝安控股“咄咄逼人”的增持态势,此前曾“奋力抵抗”的深鸿基原第一大股东东鸿信似乎已回天乏术,宝安控股入主深鸿基大局已定。

      宝安控股对深鸿基股权的“追逐”始于2008年7月,此后经过二级市场连续不断的增持,宝安控股终于在短短11个月后坐上深鸿基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不过,深鸿基原第一大股东东鸿信似乎并不甘心就此“退位”。就在今年2月宝安控股增持深鸿基股权比例达12.87%(6041.6943万股)时,当时持有12.80%的东鸿信便表示,公司此前曾帮助正中投资等相关方代垫的股改对价,若代垫股份偿还后,东鸿信对深鸿基的持股数量将增至7495.2743股。可见,东鸿信当时并不甘心就此放弃控股权。但目前看来,通过近几月的连续增持,宝安控股最终还是将东鸿信“甩在了身后”。

      或是由于已稳握深鸿基控股权的原因,宝安控股今日还透露了其未来对深鸿基的整合构想。宝安控股及其控股股东中国宝安承诺,未来会将所拥有的适合深鸿基发展需求的资产和业务以合理价格和恰当方式注入深鸿基,以提升深鸿基的经营能力、发展能力和盈利水平;同时为避免同业竞争,其将不与深鸿基就同一地块的地产开发项目进行竞购,也不在毗邻地块进行同种类型房地产项目开发。

      一个不易忽视的细节是,深鸿基对宝安控股此次入主或并不太“欢迎”。就在昨日,深鸿基董事局通过了修改《公司章程》的预案,其中所增加条款似乎专为宝安控股所设定。例如,第四十一条称,在深鸿基发生拥有控制权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其他侵占公司资产、损害公司及社会公众股东利益情形时,公司董事局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拥有控制权股东及其关联方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当拥有控制权股东及其关联方拒不纠正时,公司董事局应及时向证券监管部门报告。而公司此前并没有相关的章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