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焦点
  • 5:财经要闻
  • 6:深度调查
  • 7:金融·证券
  • 8:金融·证券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个股查参厅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研究
  • B7:观点·评论
  • B8:时事海外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6 1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观点·评论
    通胀可能抢在经济复苏前
    开创新型融资模式 推动增长方式转换
    大宗商品市场急涨阻挡经济复苏脚步
    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宣布 5年内建成“没有贫民窟的印度”
    别误解误读误判了物业税
    我国经济回暖基础仍不稳固
    穆迪们的独立性在哪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通胀可能抢在经济复苏前
    2009年06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 山
      ⊙姜 山

      

      5月CPI和PPI同比继续双双为负,自今年2月以来这是连续第四次了。从分类数据的明细看,中国目前面临的通缩压力正在逐步得到缓解,而结合国际上近期的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情况,不难发现通胀因素正开始抬头,有必要未雨绸缪,及早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由于时滞因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尚未明显体现在5月数据之中,但我们不可忽视近期出现的几个重要信息。首先是6月1日的成品油价格上调,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了7%和8%,这将会显著影响6月的CPI数据,尽管国家有意识控制了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幅度,但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将会显著加快国际油价到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传导速度,由于5月初以来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已上升了接近40%,成品油价格再度上调的空间极大,也将会进一步拉动CPI,其次是钢材价格重新上扬,彭博资讯周三发布了宝钢上调7月钢铁出厂价格的新闻,其主要产品价格上调10%至15%,改变了4、5月出厂价格下调的趋势,这显然是4月底以来钢材市场的现货价格走高所带动的,而随着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飙升,近期其他主要的金属产品和制品的出厂价格也可能再度抬升。

      在4月份新增贷款大幅回落之后,5月的新增贷款数额再度回升,据媒体报道,同比增幅将升至30.6%,M2同比上升至26.5%,新增贷款数额将达到6500亿元以上的水平,再加上此前有关下调部分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政策,以及中央第三批投资的分解落实后的信贷需求,6月信贷规模将继续有所增长,宽松的货币投放在保证市场充裕流动性的同时,也将会对CPI和PPI的走势形成继续的拉动作用。

      虽然目前市场上对于通胀是否会很快成为现实仍有颇多不同看法,但我们必须对全球主要经济体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充分的警惕,正视由此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攀升所可能形成的通胀因素。我们不应忘记,2007年到去年年中所形成的通胀走势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急涨所形成的外生性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在目前商品期货价格能够快速影响到现货市场价格的时候,由于国际市场资金的逐利性和操纵行为的存在,通胀很可能在经济复苏前出现,并由此催生新一轮经济泡沫。

      (作者单位:东航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