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特别报道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特别报道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6 1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3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3版:上市公司
    增发前自掏5亿元 广汇股份铆上新能源
    浙江阳光佛山照明
    中标高效照明产品推广项目
    中天城投增发获通过
    会展城项目本月启动
    江淮宾悦轿车
    入选首批自主创新名单
    时代新材拟增发募资8亿
    紫光捷通中标
    高速联网收费改造项目
    民和股份沼气发电项目
    在联合国注册成功
    獐子岛
    将建两艘新型FRP渔船
    恒生电子收购上海力铭
    新和成拟募资11亿强化主业巩固地位
    华孚色纺
    购关联企业设备资产
    下半年会更好 煤炭业整体利润稳定可期——专访中国神华董事会秘书黄清
    TCL集团
    前5月LCD电视销量翻番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下半年会更好 煤炭业整体利润稳定可期——专访中国神华董事会秘书黄清
    2009年06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于祥明 徐玉海
      ⊙本报记者 于祥明 徐玉海

      

      中国神华董事会秘书黄清日前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今年国内煤炭市场将呈现供求基本平衡或略微宽松的状态,下半年形势更好于上半年,煤炭行业整体利润稳定可期。他还指出,煤电合同长期谈判是市场经济的行为,既不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也符合价格关系进一步理顺的要求。未来,煤电关系将会更趋近于“最佳常态”。

      “中国煤炭市场规模已占到全球市场的近半壁江山,我们拥有自主定价权,但也需要进口煤来调剂市场。”黄清说,为保证煤炭资源的战略供应,中国神华正在加快国际化战略的步伐,并将以积极而又审慎的态度,首先运作好澳大利亚Watermark煤矿项目。

      

      供需平衡

      煤炭行业保持向好趋势

      记者:今年以来国内煤价稳中有升,市场供求也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但业内外对煤价的担忧却一直存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也并未完全散去。您认为目前煤炭市场向好的态势还会持续多久?

      黄清:其实我们一直对今年整个煤炭行业的形势比较看好。主要原因是去年四季度已经挤掉了行业的泡沫。去年底,展望2009年时,我们的看法就是煤价应保持在上升通道运行,也就是说,一季度比去年四季度好,二季度比一季度好,事实证明了我们的判断。

      正是因为煤价处于相对底部,今年4、5月份煤炭行业“淡季不淡”。另一方面,国家4万亿元的投资在去年底决策之后,今年还有一个下拨过程,随着二季度项目施工的全面展开,对宏观经济和上游产业的拉动将会显现。

      记者:那么,目前下游的化工、钢铁等行业,是不是对煤炭的需求确实在加大,而且这个趋势是比较明显的?

      黄清:是的。煤炭的下游行业主要是四个,即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后三个行业的需求前景不用担心,而电力方面,虽然一季度用电量同比是下降的,但用电量下降的幅度已经在收窄。总体判断,我们预计今年电力行业会较去年增长3%左右。如果四大行业都是增长的,没有理由看不到煤炭需求的增长。

      记者:需求的另一面是供给。目前国内煤炭供给的局面到底怎么样?会不会成为影响价格走势的不确定因素?

      黄清:第一,我想说中国的煤炭产能储备是足够的,供不应求今年不会出现,今年肯定是供求平衡,略有宽松。第二,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也不会。因为煤炭不开发就储备在地下,因此对煤炭行业进行产能管理是可行的。现在从政府到企业,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就是要保持行业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比如山西这次提出把煤矿数量从现在的2600家,第一步调整到2010年的1000家,再进一步调整到900家。

      

      进口煤不会形成冲击

      国内市场牢牢掌握定价权

      记者:那么,煤价是否会受到一些外部因素,例如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今年以来,中国煤炭进口量大幅增加。

      黄清:煤和油两个能源产品,既是有关联的又是脱钩的。原油是一个全球市场,而且也是作为一个金融产品在运作,而煤炭基本上是一个区域市场,受制于运输成本,它主要由当地供需决定,因此煤炭、原油两者的价格并不完全同步。国内煤价的确定,完全是国内的煤炭行业与国内的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化工行业的一个市场博弈的结果。中国市场差不多占全球煤炭市场45%的份额,因此应该说,中国煤价对国际煤价的影响更大。从今年趋势看,中国可能会从国际市场净进口煤炭资源,这个趋势本身就会把国际煤价拉高,所以将来国际煤价走势会跟国内更相似。

      那么,进口会不会影响到国内煤价的走势?我们判断不会。进口煤只适合满足我国沿海电厂的需要。另外,海外煤炭企业和国内电厂之间的稳定供应关系也不容易建立,去年中国煤炭消费量27亿吨,即便进口1亿吨也不过是百分之三、四的比例,市场供应仍要以国内煤企为主。

      当然,国内企业也要走出去,到海外进行一些资源的并购和储备,保证国内能源的长期供应,是一个必要且重要的工作。

      

      关注三大区域

      海外并购仍要积极审慎

      记者:那么,目前神华在海外资源收购方面有什么新的进展吗?

      黄清:在澳大利亚Watermark煤矿项目正式投产以前,神华还没有继续大规模并购的计划。澳洲这个项目,我们当时收购的是探矿权,现在正在进行环境评价和勘探。有关这个项目的收购,澳大利亚政府已经完成了审批程序,不会再有政策方面的限制或不确定性。

      澳洲项目是我们国际化的头一炮,所以我们不会在这个项目还没有取得成功的情况下,再大规模地去搞别的项目。神华将抱着“积极”和“审慎”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

      记者:未来神华在海外资源开发方面将重点关注哪些区域?有没有一个远景的目标,海外资源将占到神华全部资源多大的比例?

      黄清:我们主要关注三大区域,澳洲、印尼和蒙古。这些区域主要覆盖亚太市场,未来煤源通过运输,可以满足国内东南沿海用户的需要,并与神华国内共用一套销售和物流管理系统。此外,我们还比较关注焦煤资源,目前神华对蒙古的一些焦煤资源有所考虑。

      

      市场化与电价改革并举

      促煤电关系趋于“最佳常态”

      记者:今年的煤电谈判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长时间内未能达成协议,也引发了政府可能干预的猜测。您如何看待目前情况下煤电双方的博弈问题?

      黄清:首先我想说煤和电之间没有任何矛盾。那么,煤电关于价格要不要谈判?我觉得要谈判。因为谈判本身就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一个过程,如果不谈判,就会重回到计划配置资源的老路了。至于谈判要多少时间达成协议,我觉得无所谓。是否达成协议,完全出于双方对未来供求关系的判断。如果双方觉得供求非常宽松,何时达成协议又有什么关系呢?一个煤炭公司只要按正常量生产,即使没有合同,也不会受到影响。相反电力行业也知道,煤炭的资源是有保证的,煤价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发生非理性的上涨,一旦电力需求转旺,随时可以从市场上买到煤,现在为何还要把全年的合同都签掉?煤电之间保持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其实没有任何坏处。

      记者:现在,一方面是电力公司运营困难,另一方面是除煤炭类上市公司外,整个煤炭行业的盈利能力并不是很好,怎样才能真正理顺双方的利益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

      黄清:第一是煤电市场化博弈的常态完全可以保持,不用去干预它;第二加快电价改革。从逻辑上说,是应先理顺电价机制,然后再理顺煤电关系。如果电价进一步改革,煤的定价机制绝对不走回头路,那么煤电关系就会变得更合理、更和谐。此外,现在市场需求还相对在底部,是个改革的时机,因为煤、电的供应都有保障,改革不会引起价格的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