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特别报道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特别报道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6 1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浮息债持续热发 交易价值所剩无几
    本周公开市场净回笼140亿
    美元贬值动了谁的奶酪? 美元指数料将震荡上行
    美元回吐涨幅 非美货币反弹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小幅回落
    三只政府债15日在深上市
    中国中铁将发10亿元短融券
    低等级短融配置价值犹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浮息债持续热发 交易价值所剩无几
    2009年06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秦媛娜
      除了可获得一二级市场可能的利差收入,浮息债还可与回购、利率互换等产品配合进行套利,由此吸引了大量交易类机构。 徐汇 资料图
      ⊙本报记者 秦媛娜

      

      虽然债券市场整体的疲软已不是一日两日,浮息债却不受大势影响,特立独行地表现出一再的热发。昨日农发行的7年期浮息债依然受到抢购,中标利差仅为35个基点。但是有市场人士认为,连续热发之后,目前浮息债的交易性价值已经大为降低,上市后表现还待观察。

      在强烈的通胀预期之下,浮息债以其特有的浮动利率设计受到市场青睐,成为抵御通胀的首选“武器”。自4月下旬国开行打破长达半年多的浮息债发行沉默后,市场已经在不足两个月时间里消化了4只此类产品,且每一期均受到追捧。

      昨日的农发行7年期浮动利率金融债和4月下旬发行的国开行浮息债设计相似,均以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基准,单一利差招标方式,在首轮价格招标之后可以通过数量招标方式进行50亿元的追加。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国开行债券设立了基准利率保底条款,本期农发行债券则没有。

      最终招标结果显示,在各路资金的追逐下,本期农发行金融债超额认购倍率达到3.6倍,这虽然不及国开行金融债4.38倍的认购倍率,但在价格方面前者却显示出比后者更受欢迎。农发行债券的中标利差仅为35个基点,以2.25%的基准利率计算,其票面利率为2.6%,而国开行债券的中标利差有60个基点。即使考虑到国开行改制所带来的信用利差,两者的差价也过大,充分证明了浮息债热度还在升高。

      虽然都是热闹场面,但是近期浮息债和固定利率债券的发行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分析人士指出,固定利率债券多是受到主要来自于银行机构的配置类资金追逐,成为其释放投资压力的主要渠道;而浮息债则在满足部分资金配置需求的同时,还吸引了大量交易类的机构,因为除了可获得一二级市场可能的利差收入,浮息债还可以与回购、利率互换等产品配合进行套利。

      但是在中标利差被认购资金压低之后,也有人开始注意到浮息债的交易性价值正在降低。有券商交易员称,国开债目前在二级市场目前的报价也仅为利差50个基点左右,一二级市场溢价10个基点左右,本期农发行上市后的表现空间可能还不及此。

      还有交易员透露,昨日发行之后,已有承销机构返手续费平价售出本期农发行金融债,可见对其上市后的表现也不是非常看好。

      但是也有乐观者,有分析师称,按照目前的回购利率,通过回购养券的方式投资浮动债,还是可以获得一定的无风险收益。而且浮息债也是必备的配置品种,投资性需求还是不小。他还认为,预计近期浮息债还会有新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