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特别报道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特别报道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6 1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时事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时事国内
    环保部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
    索罗斯北大演讲:中国经济增速可能超预期
    泛珠签下2261亿元大单
    发改委回应对政府引导基金质疑
    中小企业
    融资难仍在继续
    滨海国际
    股权交易所揭牌
    上海发力建设国际贸易中心
    第十一届高交会
    11月在深圳举行
    产权交易公告
    闽去年利用外资逾百亿美元
    胡晓义:
    两养老保险办法下半年出台
    我国将积极推进
    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完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海发力建设国际贸易中心
    2009年06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芳兰
      继“两个中心”获中央批准后,上海正瞄准第三个中心

      上海发力建设国际贸易中心

      ⊙本报记者 吴芳兰

      

      自上海金融、航运“两个中心”升级为国家战略后,上海正瞄准第三个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正加速推进。

      6月11日,上海市政府秘书长、商务委员会主任沙海林透露,上海正争取获许先行先试权,抓住要素市场体系建设,以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沙海林是在出席以“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路径”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国际商业论坛时作上述表示的。

      不过,他也表示,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现在不缺少政策,主要是如何落实。

      

      年内破题

      近日,由上海市商务委牵头起草的《关于促进上海服务贸易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获得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明确了加快上海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路线图。根据意见,上海将加大对服务贸易发展的财政资金、税收优惠支持力度。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今年必须破题。”今年2月份,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上海市商务工作会议上说。韩正还指出,上海要积极借鉴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贸易城市的成功经验,形成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相关规划和指导意见。

      据有关人士透露,今年4月以来,上海市商委委员会牵头组织了上海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专门课题组。本次论坛也是重要一环,“伦敦、鹿特丹、纽约等地为上海提供更多经验。”一位与参人士说。

      该论坛专门邀请了伦敦市前市长罗思义、荷兰鹿特丹市政厅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舍恩马克、美国经济研究协会高级副总裁莫拉蒂以及日本静冈产业大学经营学部教授环光三等介绍四地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思路。

      

      内外贸一体化

      “推荐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必须加强内外贸协调发展。”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陈信康说。

      陈信康表示,内外贸一体可降低交易成本,直接而言可合理避税。但中国内外贸却一直被割裂,这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重点是依赖对外出口,忽视内在需求密切相关,因此外贸企业也是单项商品流通,在其他国家不会存在这一问题。因此,要解决内外失衡的问题,必须要讲内外贸协调发展,也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突破口。

      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晓斋也表示,内外贸融合是一个既解决近期外需不足又促进内需的多赢方案,政府要搭建平台促进内外贸企业的对接。他甚至建议,采取政府推进方式,组建一家融内外资企业为一体的集团。

      

      六大方面支持

      沙海林说,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重在要素市场建设,因为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主体。他指出,要把上海建设成口岸货物松散中心、大宗商品交易和定价中心、贸易营运中心、国际展览和跨国采购中心,以及国际化购物中心等六大中心。

      他还指出,要加强国有贸易流通流域企业改革,以形成支撑上海贸易中心的主要力量。

      与此同时,沙海林还透露,今后一段将从六大方面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一是扩大市场开放度,推进并联审批办法,完善审批制度;二是推进贸易便利化,设立由各职能部门入驻的专门办事中心;三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推进有色金属、钢材等大型专业市场,优化粮食市场,推进稀土、原油交易平台,建立国际化期货市场;四是积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贸易主体;五是加快发展实体贸易,中国物流交易中心的建设等;六是完善贸易环境,贸易与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