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的基金业绩绩效显示,行业的配置对于一个基金的业绩效果越来越明显,而这几个月配置能否得当的关键似乎是——基金能否抓住“通胀预期”这个主题。
基金业绩表现背后
5月份,看似基金业绩起落,背后却是和过去不太一样的逻辑
根据好买基金的统计,5月份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为3.93%,全部股票型基金继续实现全面的正收益,无一基金净值下跌。但5月份最高和最低的基金月收益差距巨大,第一名交银稳健月收益9.56%,最后一名股票基金月收益0.25%,两者差距非常巨大。
而从具体配置来看,股票资产的配置比例固然是影响因素,但是,影响更加巨大的或许是,基金的行业配置,从基金月度的收益看,基金收益率呈现明显的集团效应,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交银施罗德精选、友邦华泰价值增长、友邦华泰盛世中国、交银施罗德成长五家的月净值增长都达到7.79%以上,位居前五。而这两家公司都是看资产价格上升,以及配置煤炭地产较多的公司。
这至少说明了一方面行业配置对于基金业绩日益明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各行业股票价格表现日益分化的鲜明特征。
通胀预期还是通胀?
那么对于通胀以及行情的关系,和预期业内究竟是怎么看的呢?
富国基金认为,通胀年内不会来临。从国家统计局6月10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4%。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7.2%。富国据此认为,尽管翘尾因素使5月物价继续负增长,但CPI或已逐步企稳。而关于通胀来临的考虑,今年年内或许不需太过担忧。
从CPI分项来看,非食品类价格降幅是物价总水平下降的主要力量, PPI(工业品出场价格)方面,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10.4%,去年同期高企的能源与原材料价格,是此番PPI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大宗商品最近上涨显著,尽管尚未传导至国内,富国基金称,上述因素或对中国CPI和PPI产生压力。
汇丰晋信则认为,尽管近2个月来流动性充裕推动一些基础性产品价格明显反弹,但从供求看,我国工业品总体上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进而抑制我国PPI的快速回升。换言之,上游资产品价格或许会上升,但传导到下游尚有困难。
通胀预期无法和经济复苏匹配
浦银安盛分析师刘浩峰认为,虽然很多分析者从通缩到通胀的预期转变源于对经济复苏预期的增强,但本次通胀预期的现实表现却与经济复苏预期存在明显逻辑矛盾。
刘浩峰认为正常经济复苏下的通胀逻辑,经济复苏从需求增长开始,产出缺口逐渐填平,产品价格开始上涨,并沿产业链传导到上游,资源品供应出现瓶颈,价格上涨并反向传导,通胀由需求推动转为成本推动,同时结合强烈通胀预期,通胀于是进一步加剧。在这里,是经济复苏推动了通胀,推动了资源品价格上涨。但如果实体需求尚未恢复,资源品价格就已经过度上涨,经济复苏的前景就堪忧了。
本次通胀预期的现实表现正是如此。经济尚未复苏,具有高度投资品属性的大宗商品就已经在美元贬值预期下开始提前上涨了,而且看涨预期不断增强,市场炒作也不断升温。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预期通胀到底是看好经济的表现,还是不看好经济的表现呢?
另外一个问题是,强烈预期通胀的一个假设是预期美联储不会回收货币,而预期美联储不会回收货币的一个假设是经济难以复苏。这又是通胀预期和经济复苏预期之间的一个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