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证 云清泉
“定量宽松”的历史 洒向人间都是怨
日本央行于本世纪初正式提出定量宽松一词,并曾在2001年3月-2006年3月间实行过这一政策。日本也是目前唯一曾使用该政策的国家。采用该政策后,基础货币供应量增速虽从此前10%升至20%,资产负债表对该国GDP的比率也由 13%升至22%,但同期日本却陷入了“增长型衰退”。若单纯从有效需求角度计算,超宽松货币政策即“零利率政策”+“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每年还造成了约3%的负增长。从历史角度看,这种非常规的政策通常也不被看好,其效果也很不理想,如大萧条时期“定量宽松”政策阻碍了美国经济复苏的进程。究其原因,关键就是该政策是特定环境下的无奈之举或曰“猛药”,实施之际又恰逢经济发展“已是悬崖百丈冰”之时。
在超宽松货币政策时期,股市、汇率都是尽显疲态。1、日经指数2006年3月收盘较2001年2月收盘虽大涨32%,期间最大涨幅超过125%,但这也不过是一次强劲反弹而已,即它回升了始于2000年初下调的75%,明显受制于高点连线的阻压,若对照历史最高点看,反弹还不到1/3,阶段高点与低点都是越来越低。2、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也是如此。简言之,“点对点”的收盘虽升值7.4%,可同期美元指数的跌幅却高达近20%,而兑欧元和兑英镑则一路走低,分别贬值24%、17%,说明此时的日元仅仅是比美元抗跌一些,根本谈不上币值坚挺。
美元与“定量宽松” 萧瑟秋风今又是
日元在日本实行该政策后虽然曾大幅贬值,美元近期表现也相当疲弱,但英镑却探低回升,这对美元或许也会具有某种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情况与以往已大不相同,即“定量宽松”是在全球范围内而非区域或单一国度实行,美国的经济地位也是其他任何国家无法取代的。且伯南克日前称,美国联邦政府大规模的预算赤字对金融稳定造成威胁,并指出,政府不能继续无限期地以当前速度标售国债以填充赤字。可见,美元泛滥、长期巨幅贬值的风险其实并不大。
从走势上看,美元指数3月中旬以来虽冲高回落,可它却在通道下轨即78上方企稳,6月第1周还一举突破下降通道,表明趋势已发生重大变化。由浪型判断,美元指数不仅已调整到位,而且继续弹升并触及3月最低点即82.64的话,很可能还将进一步上行,刷新年内亦即三年来高点的希望也将大增(如标普等3月下旬后走势可资参考),甚至有望在最近六年多来首次浮出海平面即上穿100。退一步讲,即使只是平坦型整理,美元指数较长一段时间内也会在75-90间波动。
期市与“定量宽松” 红雨随心翻作浪
期市年内可谓风景这边独好,而且呈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局面。黄金、CRB指数和原油自去年底陆续回升,6月5日收盘较去年分别上涨16%、9%、53%,期间最大涨幅更是高达26%、25%、112%;与3月20日相比,升幅则约为1%、13%、31%。如果说CRB指数、原油劲升是经济复苏预期的某种体现,此前调幅小得多的黄金就非常另类了,就是说,这种强势更多的是建立在保值或美元大幅贬值基础上的。对金价的预测,也从1500到5000美元不等。果真会如此吗?
据世界黄金协会报告,今年一季度黄金需求比去年同期上升38%,可增长主要来自于黄金ETF及金币金条,且由于金价上涨和消费开支下滑,金饰需求下降24%。虽说中国小增3%,但全球最大的消费国印度同比却锐减83%,电子行业和工业对黄金的需求也下滑31%,这就意味着金价上行的基础相当脆弱。历史角度看,黄金按当前美元汇率也被高估了。对黄金而言,站稳于千元之上即便不是一枕黄粱,也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耐心等待,并期盼美元未来狂贬。仅以走势而论,不仅一个半月来的通道已被破坏,而且近15个月构筑的形态并非该品种常见的三角形,即目前的头肩整理只是一个雏形,没有上破前也就难以定论,或大形态仍存在改变的可能,尽管作为波动中轴的850也不会轻易跌破。
虽然原油的情形不同,沙特石油部长称75-80美元为能够维持原油产业投资的合理水平,高盛也将对今年石油均价的预期由65提高至85美元,但其基本面却依然疲软,如需求正在下滑、库存持续上涨等。如此高价或许也将成为南柯一 梦。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油价高企往往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上世纪还曾遭各国政府的联合干预。而据报道,在7870亿美元刺激资金中,仅500亿真正流入了经济体系,这也是期市强劲的一个关键。从市场表现看,美原油连虽在此前平台中心即32美元之上企稳劲升,但86-100美元间也构筑了历时四个月的平台,而底部形态高度(约17美元)的1.382、1.5倍则在74、76美元,加之技术面已严重超买,近期遇阻于75美元就完全可以预期,回探56美元的可能便不能排除。
原油也好,黄金、CRB也罢,其涨跌都常与美元指数相反。看好什么,自然就与其对经济走向的判断不无关系。
全球股市与经济 人间正道是沧桑
在英美启动“定量宽松”政策前夕,全球股市已形成企稳回升态势。至6月5日,股指周收盘已涨20%左右,而欧洲央行迈向“定量宽松”后,德DAX一个月来的升幅虽接近5.7%,可法、意等却陷入盘局,即作为晴雨表的股市在不同国家的表现不尽相同,所发出的信号有些紊乱。不过,年内表现差异十分有限,加拿大劲升18%且独占鳌头(较去年),而最大涨幅普遍在40%上下,其中,富时100最差,约31%;意MIB占据两项第一,既曾大跌36%以上,也一度狂飙近57%。
仅以标普为例,至今的最低点恰好在以利率波动推测的715点和630点的正中心,近期还表现出某些牛市特征如波动缩小,但长时间大幅回升后,续升难度却越来越大,并将面临去年5月后下降趋势线的反压(6、7月分别在994点、960点),980点很可能也将限制近两周的高度,而去年1月和7月的低点连线近两个月又在1073点、1062点,且去年10月在1100点处还有个下降缺口。可见,上方已处处是坎儿,遇阻可能日渐增加。一旦回落,850点就可能面临严峻的考验。
但从跨市场角度看,牛市中各市场上涨的顺序通常是:债市、股市、期市;现在的次序却是相反的,而债市却颇有些“春来我不先开声”的意味,就是说,它表现得过于沉稳,甚至可说是无动于衷。这或许也会给牛市蒙上一层阴影。
自次贷危机以来,虽说“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之类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但不同观点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而公布的多数经济数据也只是比“预期”的好,或没有想像的那么糟糕,且继日本、欧洲后,美国也连续三个季度衰退,GDP近三个季度的增长率依次为-0.5%、-6.3%、-5.7%。经济是否真正见底,企稳是否就意味着将会重拾升势呢?
还有,“定量宽松”是导致通胀还是通缩?对此,笔者十分赞同诺奖得主克鲁格曼的观点,即不会发生大型通胀恐慌,对通胀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唯一需要担忧的就是通胀恐慌本身。恶性通货膨胀的危险更是微乎其微,尽管各市场难免大幅震荡。唯一有此经历的日本,其经验也表明通胀的风险要小于通缩,这很可能也是市场自我调节机制的结果吧。
对比可发现,沪深大盘至2月底的弹升力度已达44%、58%,此后至6月5日的上行步伐虽逊色于周边(只有34%、42%),但较去年却大涨51%、64%以上,由最低点计的最大升幅更是高达68%、94%!由股指止跌回升的时间看,两市较周边还足足提前了四个半月,这无疑是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必然反应,某种程度或许也要归功于中国没有被迫实行零利率、“定量宽松”政策。
从过去十几年情况来看,美联储若结束零利率并进入加息周期,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就很可能已真正见底,股市慢牛格局可能就已经或即将形成,“定量宽松”也极可能寿终正寝,美元与期市的格局自然将会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