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特别报道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6 1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IPO未动 机构提前融资备料
    “退出策略”将会带来什么?
    经济向好,债市机会何在?
    调整基本到位
    经济好转 物价发生结构性分化
    美元全面反弹
    资产配置左右为难
    信用债可能仍是最优选择
    四川化工22日发中期票据
    “09赣州债”今起发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产配置左右为难信用债可能仍是最优选择
    2009年06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琢磨
      ⊙琢磨

      

      6月初,随着5月份数据渐渐明朗和IPO重启越来越近,各机构开始或降低久期规避数据风险,或减仓迎接IPO。近两周来,交易所市场信用债跌幅比较大,尤其是前期交投活跃的品种,收益率上升比较明显。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基金、券商等仅存的交易型机构已经没什么长期债券了,金融债和国债早就卖了,期限稍长的只有一级市场新申购的信用债,如果想缩短久期,只能减持信用债;二是虽然新规则下新股申购收益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投资者还是宁愿根据历史经验去尝试一下,因此,部分有“打新”传统的资金退出比较坚决;三是债券市场环境不利,投资者承接意愿不强。

      恰逢部分货币基金收到证监会对货币基金下发的提示函,文中对信用债比例进行严格规定。文件规定,货币基金信用债比例超过30%将给予提示,超过40%给予警示,警示意味可能被要求书面解释或谈话。一般公司的风控部门对于证监会的“提示函”也非常忌讳,因此货币基金信用债比例应该在30%附近,而多数货币基金信用债比例应该在40%-50%,因此,短融的压力也很大。

      对于债券机构投资者来说,目前如何进行资产配置是个很苦恼的问题。通胀预期强烈,长期债不敢买,收益率曲线短端收益率过低,而且IPO在即,短端利率上行风险也很大。思来想去,信用债可能仍是最优选择。目前信用债收益率已经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市场资金相对充裕,新发债券基金或理财产品可以从容选券建仓,等IPO尘埃落定,行情当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