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续增持美国国债的动作终于停止。
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7635亿美元,低于3月底的7679亿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在4月减持了约44亿美元美国国债。
减持美国国债,当然有对美元资产安全性的考虑,但最重要的原因,笔者估计可能为了避免热钱大量进入国内。由于人民币汇率实际上仍是变相盯住美元汇率,在美元贬值情况下,热钱涌入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就不足为怪。我们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最大的债权人,因为人民币未贬值的汇率价格而成了热钱投资的对象,全球大量涌入的热钱,可能是中国最大的股权投资者。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减持美国国债的力度越大,人民币对热钱的吸引力才能越小。
人民币未贬值的汇率价格,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最大的优势是有利于进口资源,毕竟人民币具有升值空间。而另外一方面,两万亿美元的外币储备有利于收购信用的建立。在有信用保障,人民币具有升值空间的情况下,加上世界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实现对全球战略资源的物资储备是非常有利的。尽管中铝在海外的收购失败了,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停止从全球配置石油、黄金、粮食等战略物资行动的理由。
从国际上看,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和控制一定数量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是大国的一贯通行做法。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美国的原油进口量由上月的2.616亿桶增至3.1983亿桶。到今年2月中旬,美国的商业原油库存达到了3.5亿桶,石油战略储备超过7亿桶。
如果能持续减持美国国债,在人民币未贬值的汇率价格情况下,我国因为美元大幅贬值而带来的美元资产的损失就会相应减少,而热钱因为汇率原因进入中国的动力就会下降。我们换回的人民币,正好可以发挥稳定汇率的优势,利用具有升值概念的人民币在全球购买战略资源进行储备,这一方面可以应对全球可能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能够积极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或者国际货币,提高人民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当然,这很可能是笔者的一孔之见,而且早有学者提出,国家要建立战略物资的储备机制,中央政府也已在积极运作,这从我国黄金储备的不断增长就能够看出端倪。笔者想说的是,对于国家的财富和经济的发展来说,并非只有用力狠踩发展的油门一条路,如果世界经济发展缓慢一些,经济复苏缓慢一些,这样的国际环境是有利于我们进行战略物资储备的。
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石油、金属等战略物资的价格高涨,一味地扩大产能只能造成更多的过剩,不如把更多精力放在国家经济转型上,放在发展环保、节能低耗、提高民生质量的经济上,哪怕速度慢一些。我们更应该从全球去配置战略资源,解决我国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突破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所以,减持美国国债的做法令国人欣慰,而配置战略资源的行动还有望加速。笔者期待国家能够组建诸如战略物资储备委员会之类的金融组织,以更好地组织和落实这项利国利民的行动。
或许,一只手减持美国国债,换回大量人民币,另一只手把人民币转换成战略资源,是我们在今后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理性选择。
(作者系山东高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