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周期性调整双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明显下滑。去年11月以来,中央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陆续出台。
“从连续几个月工业生产和投资、消费的数据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非常明显。这说明国家一揽子计划使得内需逐步扩大,初步遏制了经济大幅下滑,稳定住了信心。”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指出。
从生产方面看,增速掉得最快的是工业,反弹得最明显的也是工业。今年前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只有3.8%,3月份反弹至8.3%,5月份达8.9%,创最近8个月来的新高。
从国内需求方面看,投资高位加速,消费保持旺盛。1月至5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增速比前两个月加快6.4个百分点。近几个月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在15%以上。
“工业、投资、消费数据都传递出了积极信号,但工业增速依然明显低于平均水平,一些企业还比较困难。最不确定的因素是出口,降幅还有所扩大。”蔡志洲指出,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影响了发达国家市场需求进而制约了中国出口。
出口已连续7个月负增长。统计显示,5月份我国出口同比下降26.4%,环比下降3.4%,上半年出口20%以上的负增长几成定局。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的确有很多积极迹象,但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心的问题,基础并不牢固。“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的分析判断是客观的。既然是“关键时期”,就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松懈。
在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的影响仍未见底、外需将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坚持和完善已有宏观经济政策和一揽子计划成为必然选择,一旦松懈就容易前功尽弃。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要做好在较长时间内应对各种困难和复杂局面的准备。
“当前的首要目标依然是保增长,这样才能保住就业改善民生,所以要继续实施刺激政策,不应当因为几个月的改善就转向。”蔡志洲指出。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巩固和发展企稳向好的形势,必须进一步调整结构,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推动城乡统筹和地区协调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改善民生。
蔡志洲认为,这7个“进一步”,更多考虑的是长远可持续发展、增强内在动力和拓宽发展空间,是继续巩固和扩大“战果”的政策安排。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