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IPO重启引发的抛券变现风潮给信用债带来巨大压力,监管机构近期发文提示货币市场基金的信用债持仓比例,也令这类产品成为不少货币市场基金的“抛弃”对象,加剧了信用产品的调整。
记者获悉,近期上海市证监局下发了《关于加强货币市场基金监管的提示函》,其中明确指出货币市场基金的信用债持仓比例如果高于30%将被提示,高于40%将被警示。
对于货币市场基金来说,事实上受这条规定影响最大的就是其对短期融资券品种的投资。因为按照《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货币市场基金不可以投资剩余期限超过397天的债券,而在信用债中,除了少量早年发行、目前剩余期限符合要求的企业债券以外,能够满足这一条件的品种就只剩下了短期融资券。
一位货币市场基金经理称,要将信用债持仓比例控制在30%以下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在目前的低利率市场环境下,进行存款、回购和利率产品的投资所能获得的收益都非常有限,但是基金又同时承担将投资回报率做高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大量投资票面利率绝对水平较高的信用债。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提示函由上海市证监局基金监管处下发,总部设在北京等地的基金公司表示并没有收到类似的提示。业内人士表示,或许只有“落户”上海的基金公司会受到约束。
那么,需要“降压”的货币市场基金是否已经开始了抛售信用债的行动,以期达到不触“红线”的要求呢?一位交易员称,近期市场的确是出现了短融券的大量抛盘,收益率也有所上行。以主体评级为AA+的短融券为例,其本月初的收益率约在1.97%附近,曾上行至2%以上,随后回落,但是近期又重新开始向上突破。
一位货币经纪公司人士表示,利率变化事实上并不是特别剧烈,但从短融券买卖力量变化来看,近期基金出券的力度确实明显增加。“但好像并不是很急着要出手,”他说,基金的抛售并非不计成本,而是对价格有着一定的要求。
他还表示,由于近期恰逢IPO重启的关键阶段,机构也通过减持债券的方式来增加现金储备,所以很难判断基金对短融券的抛售究竟是处于变现的需求,还是降低信用债持仓比例的要求更为迫切。
但是很可能有部分货币市场基金恰好借助眼下的IPO重启而变现的理由作为“掩护”,最终目的在于快速减仓。“这也是自我保护的方式,”他说,如果直接暴露了真实意图,很可能遭遇市场的“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