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智慧封面
  • 2:股文观止
  • 3:大智慧消息树
  • 4:大智慧机构股票池
  • 5:大智慧大鳄猎物
  • 6:大智慧基金
  • 7:个股点评
  • 8:个股点评
  •  
      2009 6 2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股文观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股文观止
    牛市的路依然漫长
    沪深股市一周涨跌停板排行榜
    市场开始进入“索罗斯时段”
    交大昂立:纯概念炒作
    ■无风不起浪
    高位震荡频率将加剧
    大蓝筹维稳 医药股起舞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牛市的路依然漫长
    2009年06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学伟
      □金学伟

      

      随机漫步理论是当代三大学院派理论之一。我对这一理论的经典著作《漫步华尔街》的作者伯顿·麦基尔充满了敬意。从1991年到现在,这部书我看了不下五遍,也买过好几本,推荐给过许多人。但难以恭维的是,随机漫步理论竟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说,股价走势完全是一种“随机游走”,没有任何趋势可言。

      问题是,随机漫步理论的拥护者究竟通过什么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通过当天涨跌和上一天涨跌的关系。这就非常值得商榷。什么叫趋势?趋势不是今天涨,明天也会涨;今天跌,明天也会跌。趋势是一段时间内价格运动的主流方向。

      如果仅仅从日常波动来说,笔者完全赞同随机漫步理论的结论。因为当天涨跌和昨天涨跌确实没有多少联系。我们以1664点以来的这波行情来说,到本周五为止,一共157个交易日,其中昨天涨今天也涨,昨日跌今天也跌的只有80个交易日,仅占50.95%。其余49.05%、77个交易日,当天涨跌和昨日的涨跌无关。因此,仅仅从日常涨跌角度来说,随机漫步理论将股价波动看作随机游走,把预测股价涨跌看作掷硬币游戏是对的。但如果我们把趋势定义为一段时间内的主流方向,那么股价绝对是以趋势方式运行的。

      比如,按某种绝对的随机游走观点,由于股价涨跌具有随机性,因此,最好的投资方法是"定投",即固定地、每隔一段时间投入多少资金,而不管股市涨跌,这样的收益要远比根据趋势来投资划算。但实际结果并不如此。笔者做过一个小游戏:通过我们自己开发的证券导航系统,以3组移动平均线为基础,设立相应条件。当3组均线的相互位置和运行状况达到何种条件时确认为上涨趋势确立,就买入;达到何种条件时确认为下跌趋势确立,就卖出。结果,从1998年5月底到2009年5月底的11年内,所有样本股的算术平均涨幅为152.49%,而以上涨趋势确认买入,下跌趋势确认卖出的方式进行交易,平均每只个股的亏损次数是2.5次,盈利次数是2.15次,但平均收益则达到了280.04%,为前者的1.84倍。我们以同样方法测试过所有时间段,唯有1994年7月到2009年5月这一时间段内,趋势投资的平均收益才与期间个股的平均涨幅相当。

      我们也比较过趋势投资与“定投”的优劣。比如把上证指数看作一只个股,把指数点看作股价,以此计算,从1998年5月到今年5月,按定投方法,以每月的平均价格(上证指数月平均值)买入1万元,到2009年5月止,总投入为132万元,总市值为204.6万元,平均每次投入的盈利为55%。如果以上涨趋势确认买入,下跌趋势确认卖出方式进行交易,则11年内出现过9次交易,其中有4次亏损,最大1次亏损是-7.38%;有5次盈利,最小1次盈利为3.23%。盈亏相抵后的总盈利为302.78%,是定投法的5.5倍。如果从1996年1月算起,到今年5月底,定投法的累积投入为161万元,目前总市值为284.24万元,盈利幅度为76.55%。而依据上述方法做趋势投资,总共交易次数为11次,亏损5次,盈利6次,盈亏相抵后的盈利幅度为373.97%,为定投法的4.88倍!

      上述测试结果表明,趋势确实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否则就不会个股平均亏损次数大于平均盈利次数,大盘平均盈利次数仅比亏损次数多1次的结果,但趋势确实存在,趋势投资确能取得超额利润,唯一困难的仅仅是趋势的确认与把握。

      附图为笔者自行创设的一个趋势追随指标,我把它命名为交易强度。从这个指标上我们可以看到:从2005年7月29日上证指数1083点和12月12日1116点2次发出上升趋势确认信号后,一直到2007年11月14日上证指数5412点都是趋势上升信号。从2007年11月14日开始,中间历次反弹均呈现为反弹而非反转。直到2008年11月12日上证指数1859点,重现上升趋势。这是2008年11月中旬笔者在本专栏写下《新的循环已经开始》的又一个重大的技术依据。

      从这个指标的运行的趋势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迄今为止,虽然大盘历经回档,但交易强度始终呈现出稳定的上升态势。从以往经验看,一轮牛市中间会有1到2次交易强度出现接近于死叉的情况,而本轮行情迄今尚未出现过这一现象。这也许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虽然从其他技术层面看,大盘已进入了一个中期压力点,包括点位与时间周期,但接下来如果出现回调依然属牛市回调,本轮牛市的路依然漫长。

      (作者为上海智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