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焦点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6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主动型ETF基金知多少?
    金融:大国崛起的先锋
    听国际象棋冠军谈育儿
    500只基金的启示
    ETF外传第二部:(第十四回) 轻御重 增利先需降成本
    快制慢 看市容易选股难
    市场的风吹向何方?
    将“小钱”纳入你的投资组合
    来自巴菲特的建议:投资指数基金是理想选择
    IPO重启,
    新加的柴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来自巴菲特的建议:投资指数基金是理想选择
    2009年06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来自巴菲特的建议:

      投资指数基金是理想选择

      ⊙汇添富基金

      

      巴菲特有个戒律:从不公开推荐任何股票和任何基金。但唯一的例外是指数基金。巴菲特曾多次公开推荐指数基金。

      从1993年到2008年,这16年间,巴菲特竟然8次公开推荐指数基金。

      巴菲特在1996年致股东的信中这样说: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最好的投资股票方法是购买管理费很低的指数基金。巴菲特2003年致股东的信中也提到了:对于大多数想要投资股票的人来说,收费很低的指数基金是最理想的选择。2008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又一次在回答提问时表达了对指数基金的青睐。

      巴菲特到底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推荐指数基金?

      原因很简单,巴菲特认为,即使你是一个对投资分析一窍不通的业余人士,甚至是一个股盲,通过投资指数基金,你的净收益率也将超过大多数投资专家。正如巴菲特在1993年致股东的信中说:“如果投资人对任何行业和企业都一无所知,但对美国整体经济前景很有信心,愿意长期投资,这种情况下这类投资人应该进行广泛的分散投资。这类投资人应该分散持有大量不同行业的公司股份,并且分期分批购买。例如,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竟然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投资专家。”

      巴菲特2004年致股东的信中还提出了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所有业余投资者深思:为什么过去几十年经济持续增长,股市持续大涨,而大多数投资者却连指数都跑不赢呢?

      “过去35年来,美国企业创造出非常优异的业绩,按理说股票投资者也应该相应取得优异的投资收益,只要大家以分散且低成本的方式投资所有美国企业即可分享其优异业绩。通过投资指数基金本来就可以让他们轻松分享美国企业创造的优异业绩。但绝大多数投资者很少投资指数基金,结果他们的股票投资业绩大多只是平平而已甚至亏得惨不忍睹。” 这就是巴菲特的解释。

      既然大多数业余投资者跑不赢指数,不如干脆通过投资指数基金跟随指数,这样更轻松,而且往往更赚钱。请记住巴菲特在1996年致股东信里的忠告吧:“通过投资指数基金,在扣除管理费和其他费用之后,所获得的净投资收益率,肯定能够超过绝大多数投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