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焦点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6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2版:基金·基金一周
    南方基金新单频签 一对一已超10单
    志当存高远
    基金天华“封转开”获批
    播种时代
    首募44.75亿 招商行业领先成立
    汇添富上证综指基金本周五结束募集
    V?U?W?还是L?
    友邦华泰行业领先7月1日起发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播种时代
    2009年06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1918年,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自己掏腰包拍摄了一部喜剧短片。从电影史的角度讲,这部短片的地位远不及他同时期拍摄的《淘金记》等作品,更无法与后来的《城市之光》、《摩登时代》相提并论。但在美国金融史上,这部短片却间接地促进了美国民众投资观念的形成,它的名字叫作《债券》。

      《债券》是一部呼吁民众购买战争债券,支援国家的喜剧片,卓别林纯粹出于爱国精神拍摄这部短片。1919年,美国政府发行了总值超过210亿美元的自由债券,持有人超过1100万。虽然卓别林所宣扬的爱国精神刺激了人们的行动,但事实上,自由债券面额小至仅50美元,年利率从3.5%到4.5%不等,使许多美国民众第一次有机会尝试储蓄以外的理财方式。而且,自由债券的收益完全免税,让当时饱受高税率之苦的民众趋之若鹜,并尝到证券投资的甜头。

      理财意识的萌发和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很多美国人开始投资于普通股票,并逐渐意识到基金的作用。1921年4月,美国基金业的种子——“美国国际信托证券”诞生。由这颗种子开始,基金以专业化管理、分散风险和规模效应的优越性赢得投资者的信任,美国基金业经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逐渐根深叶茂。

      当时,美国投资信托大致分为两种:占主流的是依照英国传统模式成立的投资信托,即我们目前所说的封闭式基金。但与中国基金业不同的是,当时封闭式基金多为公司型投资基金,而不是目前国内主流的契约型投资基金。公司型基金是信托组织者建立一个公司,通过出售公司份额筹集资金构建投资组合。一旦组合形成,公司份额就像其他股票一样可在二级市场交易。20年代末期,美国共有89个封闭式信托,持有资产总值为28.9亿美元,占当时基金业总资产的95%。

      从1921年美国首只基金诞生,到1929年大萧条前期,被看做是美国基金业的第一次繁荣,前后不足十年。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基金业也裹足不前,但这都不妨碍其长久的生命力。随着1940年代经济逐渐恢复,并重新开始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