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焦点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6 22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0版:基金·私募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0版:基金·私募
    私募六月投资透视:在谨慎中做多
    阳光私募月度业绩报告:真正的考验来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私募六月投资透视:在谨慎中做多
    2009年06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漫画 唐志顺
      从本期起,《基金周刊》将推出“私募月度投资透视报告”。我们将在每月的下旬推出这个定期报道,内容包括私募基金此前一个月的投资动向、仓位情况、行业重点配置和投资理念和思想成果等方面。我们力图从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入手,揭示阳光私募这一个正在不断扩张的市场群体的真实动向,给读者以借鉴和思索。

      ⊙本报记者 周宏

      

      阳光私募6月投资透视报告今日发布。

      在市场进入相对的高位后,我们发现私募基金的前期乐观看多的思维开始发生动摇。虽然,各家基金的投资布局由于机构不同的思维而出现了不同的选择。但对于目前市场系统性机会的谨慎情绪则是普遍的,这与目前的公募基金形成了鲜明对比。

      于是,当然得“在谨慎中做多”成为很多机构的普遍选择。

      

      私募基金仓位:多空南辕北辙

      私募基金的仓位一直是各方信息最矛盾、最纷乱、也最莫衷一是的地方。根据对1线、2线、3线40多家阳光私募信托的抽样调查显示,2009年5月~6月份,私募机构的仓位整体延续了以往的分化状况,“多头者恒多,保守者恒保守”是当月私募投资仓位的最好概括。

      从目前看,当月纳入统计的阳光私募机构整体的策略维持了以往的状况。其中,部分今年年初以来业绩就比较出色的机构继续维持了高仓位,不少阳光私募基金的仓位达到了95%以上的接近满仓水平。

      但同时,一些投资总体较为谨慎的机构,我们观察可以发现,当月甚至有不少机构的仓位在1%以内!另外,部分去年业绩相对优秀的阳光私募,在今年以来一直保持相对谨慎的操作,而在当月它们也依旧保持了比较低的仓位水平。

      据悉,“对宏观经济是否出现复苏的怀疑、对自身长期投资风格的坚守、以及为客户争取绝对收益”是很多阳光私募对于在目前火热市道中,依然保持低仓位的主要理由和依据。而从长远看,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错。

      但是,短期的市场压力仍然加大,来自本期统计信息显示,个别的阳光私募机构在近期出现了快速加仓的做法,个别仓位已经短期内已经加满。而上述机构的投资风格并不是交易型的投资风格。换言之,空头翻多,或者准空头翻多的情况在私募机构群体中也有出现。而上述操作能否奏效,尚需时间来验证。

      不过,某种程度而言,在行情启动6个月以后再进行资产配置的大幅度加仓,这种做法本身显然反映了个别私募在资产配置上有失误的地方。

      

      宏观经济判断:复苏中无坦途

      或许是,阳光私募基金本身的属性使然,我们可以发现,在对宏观经济的走势判断上,相当高比例的私募机构依然维持了相对谨慎的态度。

      总体来看,大部分私募机构在肯定经济复苏前景的同时,对于中国经济包括美国经济的中长期复苏的过程能否平坦表示了很大的怀疑。“能否就此走入经济复苏的坦途?经济长期复苏中会否震荡?现在的估值是否会面临很大的投资和挑战?”是很多阳光私募

      对于阳光私募机构的当月观点显示,相当部分机构对于经济的中长期快速增长并无太多信心:比如,有的机构认为,“今年市场上涨有基本面的支持,宏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按正常的逻辑市场不应该连续涨这么多,目前市场在炒作经济复苏时可能已经有些过头了。”(汇利投资)

      有的机构认为“从各项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复苏还有一些不确定性,一方面房地产、汽车等先导性行业的销售数据持续好转,另一方面发电量、工业增加值等总量指标依然在底部徘徊。”

      还有的机构则在担心,中国经济是否具有中长期增长的潜在动力,比如,当政策效应衰减后,其他投资能否适时跟上,会否出现新的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制度性动力等等。

      从总体上看,大量的阳光私募机构认为目前的市场行情是“流动性推动的”,而这个行情短期内不会结束,或者导致市场“无法调整很深”。但同时,经济的中长期前景和估值也让他们担心,因此,私募对于目前的行情多数 是担心和关心兼具的。

      “在谨慎中做多,在担心中参与(行情)”是很多机构过去一个多月的判断。

      投资策略和方向

      当然,对于私募基金而言,其的操作往往更能显示其的投资功力。

      总体来看,目前阳光私募提出的投资方向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经济稳定增长复苏的角度看,部分阳光私募基金提出了关注传统绩优股、蓝筹股、关注消费品股,关注地产等类股的投资方向。(智德等)

      其次,从政策扶持和经济发展导向方面,很多私募机构提到了新能源、节能环保概念、低碳经济等。(尚雅)

      其三,从流动性的角度看,很多私募机构提出了关注石油、能源、大宗商品以及煤炭等产品的投资逻辑,这个逻辑和很多公募基金近期的主流逻辑似乎相吻合的。(向日葵等)

      其四,从事件驱动方面,很多机构提出了关注资产重组和资产注入的概念。

      然而,从投资风格上部分机构出现了相左的情况,比如有的机构在倾向大盘股而有些在继续挖掘中小盘股为交易对象。另外,主题投资方面也是,部分机构在新能源上形成了对冲。

      另外,对于未来的风险,一些私募机构也作出总结。总体来说,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全球股市表现不佳;央行重新收缩流动性;美元贬值导致油价大涨;IPO 重启给二级市场带来的冲击;企业二季度盈利不及预期;中央政府政策持续性不足。(东方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