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焦点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6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股民学校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股民学校
    定向增发密集推出 资产整合备受关注
    股民学校活动预告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将不利于部分债基
    可交割产量有限 钢材期货或临“软逼仓”
    引领两高六新企业 创业板助力主板市场
    华西证券攀枝花营业部
    夯实投资者教育基本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定向增发密集推出 资产整合备受关注
    2009年06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国金证券 谭向阳
      编者按:就在市场不断猜测谁将成为IPO重启第一家、IPO重启将会对市场产生何种影响的时候,以定向增发为主要方式的再融资却已进入了小高潮。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2009年提出再融资方案的上市公司已有121家,其中110家选择了定向增发。那么,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如此密集的定向增发方案接连出炉,为资本市场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国金证券 谭向阳

      

      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2009年提出再融资方案的上市公司已有121家,其中,进入5月之后提出再融资方案的公司数量急剧增加,并占到总数的41.3%。值得注意的是,这121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10家选择了定向增发,仅11家选择了配售方式。

      从增发规模来看,如果这121家上市公司增发方案全部获批实施,预计融资额将在2050-2500亿元之间。其中,长江电力、浦发银行、保利地产三家上市公司增发方案的融资额超过100亿元,除上述三家之外,深发展A、国投电力等8家上市公司融资额也都超过了50亿元。

      虽然定向增发无需由二级市场来直接埋单,但在目前公开定向增发预案的上市公司中,除了以资产注入、并购重组为目的的定向增发外,绝大多数公司的定向增发对象都选定为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QFII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等。虽然《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定向增发发行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得转让,也即不得上市流通,这表面上似乎没有增加市场当前的扩容压力。但由于这些机构投资者本身就是二级市场的参与者,因此他们在参与定向增发时,必然要从二级市场抽调资金去参与增发,甚至因此而抛售股票,调整仓位也是很可能的事情。因而,定向增发对当前市场上的资金面所形成的潜在扩容压力不容小觑。

      

      定向增发实现资产整合引关注

      在当前市场条件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公司提出定向增发呢?我们认为主要与以下几点紧密相关:

      首先,与去年股市低迷,股价屡屡跌破增发价,使得再融资很难实施相比,今年以来股市持续上涨,给上市公司再融资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环境。同时,由于定向增发面对的发行对象是机构投资者,相对比较理性,即使市场低迷,只要项目好,完成增发的可能性也要大很多。

      其次,定向增发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发行,相对而言风险小,收益高。定向增发不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程序和漫长的等待,发行费用也相对较小,采用定向增发方式,券商承销的佣金大约是传统方式的一半左右。而目前管理层对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并没有关于公司盈利等相关方面的硬性规定,对于一些过往盈利记录未能满足公开融资条件,但又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公司而言,定向增发也会是一个关键性的融资渠道。

      除了发行速度较快之外,定向增发往往也比公开增发的市场风险要小。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定向增发方式可以使之以简洁和低成本的方式参与高成长公司或行业,轻易获得公司或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定向增发的股权一般锁定期只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随后就可以进行流通。由于定向增发的实施有发行价作为保底,一般会封杀股价的下跌空间。同时,为了增发的成功,上市公司也有动力做好业绩,这就成为股价上涨的最大推动力。投资周期短且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和利润空间,故定向增发容易受到各方追捧。

      从操作层面来看,定向增发已经成为股市购并重组的重要手段和助推器,上市公司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认购资产,可实现整体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挽救财务危机公司、增强控股权等效果。尤其是在当前背景下,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面对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换代的迫切要求,经过大幅下挫的股价给了我国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谋求迅速扩张的有利条件。

      我们看到,在这121家公布增发方案的上市公司中,不乏整体上市、资产重组的案例,诸如长江电力、高淳陶瓷、蓝星清洗,以及近期轰动A股市场的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等。

      

      坚守内在价值 把握交易性机会

      从定向增发的实际效果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定向增发都能够提升公司价值。方案实施完毕后,如果新增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不能达到预期,甚至投资失败,必将拖累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从而降低公司价值,最终导致公司股价下跌、流通股东利益受损。因此,寻找更多存在定向增发可能性的公司,需要仔细分析相关的方案与动机。

      只有那些通过定向增发后能够真正提升公司盈利、改善公司治理、实现公司长远发展目标的投资标的才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以长江电力为例,公司通过增发实现整体上市后,大股东注入的三峡电站18台单机7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及相关发电设施、六家辅助生产专业化公司将会给公司带来盈利的大幅增长,预计公司ROE由2009年10.3%提升至11.4%,收购对公司2009、2010年的EPS增厚幅度分别为14%和40%。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可控装机容量约2100万千瓦时,约为收购前的2.5倍,其行业龙头地位将更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