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焦点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6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上市公司
    承德市政府“入主” *ST帝贤B有望重生
    锦化氯碱
    中期预亏2.18亿元
    控制权起纷争 景谷林业两大股东互相“拆台”
    ST洛玻
    否认重组传闻
    国际实业
    中止重大资产购买事项
    重庆港九再启重组 母公司整体上市可期
    *ST中农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获批
    “区域重组不应仅限于简单并购”——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回应“江淮奇瑞重组”传闻
    通宝能源
    大股东要约收购无人响应
    中国石油完成收购
    新加坡石油公司45%股权
    四川长虹
    携友达光电生产液晶模组
    ST方源
    子公司被判偿还3000万
    ST张家界
    解除一笔担保责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区域重组不应仅限于简单并购”——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回应“江淮奇瑞重组”传闻
    2009年06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侃 徐锐
      ⊙本报记者 张侃 徐锐

      

      国务院、安徽省先后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再度引发了外界对江淮、奇瑞合并重组的猜想,期间更有多个版本的整合方案在坊间传播。流言纷飞之际,记者日前就投资者关心的区域重组、业务发展等话题第一时间采访了江汽集团、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

      

      重组应遵循市场规律

      记者:公司近期是否与奇瑞进行过相关接触、谈判呢?

      左延安:外界对江淮、奇瑞重组的期望值一直很高,近段时间也有很多券商机构就此到上市公司调研。但就江汽而言,目前确实未与奇瑞就重组问题进行接触或谈判。不过需强调的是,由于公司为国有控股企业,重组的主导权在政府手中,因此公司无法预知未来是否会发生相关重组行为。

      记者:公司对区域内重组持何种态度?

      左延安:首先,江汽尊重国家和省内产业规划中提出产业重组,并对合作重组持积极主动态度。而且江汽本身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就是依照市场规律,通过有节奏的资源配置方式进行的,目前公司下属的有十几家公司就是通过此种方式整合进来的。可以说,没有重组,江汽也不可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如果重组企业间文化相近、优势互补,这种重组可避免重复建设,进而有利于发挥安徽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但我认为不能用简单的计划经济思想去考虑重组,应警惕强行重组背后的负面效应。企业重组的关键是要解决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问题,其核心点则是要遵循市场规律办事。

      在我看来,汽车业重组、联合的形式应是多样化的,不应仅限于企业间的简单并购,项目合作、业务重组都是可行的方式。

      

      战略转型进展顺利

      记者:除重组预期外,投资者对公司今后的经营发展前景也十分关注,在2008年实施新一轮战略转型——大举介入乘用车领域后,江淮汽车当前的经营状况如何?

      左延安: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汽车行业的回暖,江淮汽车在今年1至5月份累计销售各类汽车12.06万辆,12%的同比增幅已高于行业平均增速,其中销售轿车22503辆,同比增长316.8%,在此背景下,公司乘用车销量已连续三个月突破万台大关,良好的经营指标意味着公司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战略转型已取得初步成功。

      记者:公司未来在新产品推出方面有何计划?

      左延安:同悦轿车此前良好的销售份额令公司坚定了开拓乘用车市场的信心。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公司还将有和悦B级轿车、悦悦A0级轿车、瑞风II代等数款新品投放市场,届时在乘用车领域将有C、B、A、A0级轿车,SRV、MPV六大系列平台,形成全系列的产品阵容,在完成对乘用车市场的战略布局的同时,公司也将由此实现从商用车公司到综合型汽车企业的良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