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焦点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6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金融·证券
    多数私募基金看好下半年行情
    平安银行将发30亿次级债
    银行股连续三周
    获主力增持
    东吴证券
    评出股民学校优秀讲师
    张家界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诉讼进展情况公告
    关于2009年记账式附息(十二期)
    国债上市交易的通知
    内蒙古证券期货业协会成立
    东方证券启动经纪业务二次创业
    09国债12周三上市
    大商所成全球最大塑料期货市场
    方星海:上海欢迎私募基金
    关于2006年记账式(九期)
    国债付息有关事宜的通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多数私募基金看好下半年行情
    2009年06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雪
      ⊙本报记者 张雪

      

      6月21日,由证券之星举办的“首届中国阳光私募基金峰会”在上海召开。在2009年下半年投资趋势的主题讨论中,大部分私募基金经理表示继续看好A股下半年的行情,部分经理更是认为此波行情也不是熊市反弹,而是早已进入了牛市。

      睿信投资管理公司总裁李振宁认为,股市并非熊市反弹,早已进入牛市。牛市的特点是所有板块都轮涨一遍,这个过程中很多板块会出现调整,接着再涨第二轮,从操作上难度越来越大,逐渐进入精选个股,寻找长期黑马的时候了。他认为中国股市在3000点到5000点都是有价值的。赞同股市已进入牛市行情的还有民森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蔡明,他表示牛市不言顶,建议全面满仓操作。

      国内知名资产管理专家、证券之星总裁洪榕也将目前股市定义为牛市,认为2009年应该赌多,建议满仓上海本地股。从中长期看,对大牛市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未来1-3年全球出现资产泡沫化概率最高的国家是中国。

      此外,世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家琳认为,A股市场下半年还有10%至15%的上涨空间,建议投资抓住三条主线,大金融概念、消费概念以及上海本地股的主题投资。君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高汝锟认为,从年线来看,今年将是小阳行情。云南信托董事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马宏认为,在政策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这波流动性过剩产生的行情不会发生问题。

      不过,也有部分私募基金经理的观点相对谨慎。比如新价值投资的投资总监罗伟广认为目前行情到达了中后段,市场轮动已经接近尾声或中后段,必须经历风险的释放和调整,他认为所有轮动涨完,比如在防御型的蓝筹股炒作之后,市场就可能要进入一个中期调整。罗伟广还指出,当市场进入经济复苏和流动性双轮驱动时,市场重点是寻求一些业绩恢复,但估值较低的品种,最典型的就是银行、地产股。

      朱雀投资合伙人王欢也表示,股市涨到2900点后开始逐步变得审慎,因为感觉实体经济的确在复苏,但是速度没有像资本市场反应那么快。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判断仅仅依靠流动性,和通胀预期能把市场催生多远,因此会更审慎一些。从更长的阶段,他表示会持续关注推动整个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包括像新能源,此外,金融、地产行业也会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