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焦点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6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焦点
    询价将成试金石 新股遭恶炒可能性降低
    提高居民消费成为
    中国经济亟待解决难题
    国有股转持
    对资本市场是实质利好
    张卓元:须着力解决四大失衡
    应形成申购新股合理回报预期
    张燕生:经济复苏势头尚不稳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提高居民消费成为中国经济亟待解决难题
    2009年06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马婧妤
      ⊙本报记者 马婧妤

      

      “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2009)”20日在京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中国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专家围绕“世界经济动荡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复苏的阶段,但复苏的动力仍主要依赖政府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未来我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其中如何有效提高居民消费、启动民间投资是决策层面临的最大课题。

      

      经济开始企稳回升

      “我国经济急速下滑的阶段已经过去,从今年二季度到年底将处于企稳回升阶段,进入2010年,我国经济将进入全面回升阶段。”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判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中国首席代表艾文耕表示,目前中国经济状况好过其他国家,尽管增速也有所放缓,但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最大的贡献力量。“中国之所以没有受到其他国家那么严重的影响,是因为中央政府作出了及时、正确的政策回应,同时政策的落实情况也比较好。”艾文庚说。

      但他同时提到,现在谈完全复苏也并不是很合时宜,因为“中国经济仍然面临很多挑战。”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表示,目前的经济复苏是由政府力量所带来的,“投资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消费增长中政府消费也占了很大比重,另外有很多刺激消费政策起了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建伟也认为,短期来看,在政策拉动下,二、三季度会出现反弹,此后无论是信贷规模还是财政支出都会慢慢减少,前期扩张性政策的作用从四季度开始弱化,“如果外部环境没有大改变,我国强有力的政策也不可能持续几年,即使在经济短期内,也不排除出现再度回调的可能。”他说。

      

      提高居民消费是最大挑战

      “中国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得非常好,在未来仍会是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但是现在的增长很多都是基于政府的支出,今后中国显然需要寻找其他的增长源泉。”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说。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兆木表示,前几年投资过度扩张,导致国内不少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加上去年以来实施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不少领域的投资在未来几年也将接近饱,未来不可能像前些年有那么多的投资热点,也不可能像前些年保持那样高的投资增长率和投资率。

      张晓晶也认为,没有社会投资跟进,政府投资缺乏杠杆效益;过度依赖政府力量会压抑市场本身的力量,产生挤出效应;过度的政府推动也会带来财政风险。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下一阶段,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必须破解启动民间投资,特别是提高居民消费这一难题。

      林兆木提出,扩大消费应当着力调整国民收入结构,一是增加大的收入,即国家和居民的收入,二是需要调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结构。他建议增加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由此来逐步缩小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在城乡、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差距。

      杜大伟则建议采取措施提高居民储蓄收益率,进行金融改革,加强中小银行的竞争力,给普通家庭更好的收入,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张晓晶还提到,应当依靠市场力量,或说经济体的弹性推动经济发展,在劳动力市场、行业管制、资源能源价格等方面推进改革,促进商品劳务市场流通,同时采取此措施提高社会投资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