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三位投资大师——巴菲特近乎完美、索罗斯太过狡诈、而彼得林奇则和蔼可亲。人人期望复制巴菲特,但事实上完整复制巴菲特的概率几乎为零,因为普通投资者能够拥有一家能够源源不断提供长线投资资金的保险公司的概率也几乎为零;人们了解索罗斯的胜绩其实仅有英镑和泰铢等寥寥数役,太过传奇之余整体战绩亦虚实难辨,事实上人们几乎都很难搞清索罗斯究竟赚不赚钱;但是彼得林奇却没有前两者经历笼罩的层层神秘光环,因为是股票市场的基金经理人,不仅其投资操作过程普通投资者可复制,更重要的是他所有的股票投资经历都是透明的,这就令彼得林奇的投资经验最值得普通投资者借鉴。
2007年末A股巅峰坠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高估值和经济过热;而2008年末A股重装上阵的原因也很明了,那就是低估值和经济复苏。但是投资者在趋势判断过程中却往往容易被各种海量的信息所迷惑,这就是彼得林奇所谓的周末焦虑症,有意思的是彼得林奇作为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经济学者,在其投资经验总结中却总是对经济学者的观点不屑一顾,他认为成千上万的普通投资者经常会讨论宏观经济和股市趋势,与彼得林奇自己身处的经济学界相比较,专家们能谈出来的东西,与普通投资者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专家们在判断趋势方面并不比普通投资者高明。由于专家们的观点在互联网出现前,往往诉诸纸媒体,因此彼得林奇诙谐地比喻道:“怪不得那些送报的总是用塑料袋子包裹着报纸,这或许有着某种暗示,报纸上刊登的内容有害,应该远离。一旦我们把报纸从塑料袋里拿出来,就会犯下错误,因为我们一读报马上就会面对各种认为人类未来前景黯淡的报道,对于这类新闻,对于不投资股票的人来说,只不过会感到心情压抑,但是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习惯。”彼得林奇以此为例并不是埋怨报纸,而是指出了各种悲观舆论对投资者造成的焦虑症影响,而投资股票要赚钱,关键是不要被吓跑,这一点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彼得林奇的投资时代,网络媒体尚未出现,而现在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无疑令投资焦虑症的现象有过之而不及,回顾一下彼得林奇的经历,这或许能够让投资者找到投资总是遗憾的原因。
A股自1664点止跌企稳以来,一路上行过程中坏消息几乎如影随形,即便有好消息也往往被怀疑者视做掺水成色不高,但事实上A股上行的基础却很扎实:首先是估值基础,上证综指6124点是70倍市盈率,而1664点却仅有12倍市盈率,目前是24倍市盈率,即便考虑到“大小非”因素,以A股估值的历史均值以及估值高点对半折价,上证综指对应25至30倍市盈率是合理泡沫区域,因此A股重返3000点并不离谱;其次是经济基础,一般按照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的规律,成熟市场走出谷底大概需要16个月左右时间,因此明年2月份前后欧美市场才有望逐步复苏,但是新兴市场复苏的步骤明显快于成熟市场,二季度以来中国的经济数据已经呈现出逐月回升态势,按照新兴市场提前成熟市场5个月复苏的规律,今年10月份前后中国经济有望确认经济复苏的拐点。
由此可见,A股重返3000点是合理的,可惜的是很多投资者却在回升的途中被吓跑了。如果A股重返3000点,三季度可能会有一个调整期,原因首先也是基于估值,如果上证综指对应的估值回到了25至30倍市盈率区间,市场进一步上攻就有赖于业绩回升的驱动了,恰好2008年6月份在上证综指3200点下方形成的逾百点跳空缺口对投资者心理面会有压力,在此背景下A股重返3000点的经历在三季度会多次反复,最终伴随着经济复苏的步骤,依赖蓝筹股业绩回升的驱动,A股才有望补缺后继续上行。其次投资者需要关注外围市场对A股的影响。近期美元指数反弹的背后,隐含着美联储微调货币政策以观察效果的用意,即连续三个月数量型货币释放之后要放慢节奏。在此背景下,大宗商品和外围股市可能也会随之步入调整阶段,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海外投资者间接投资A股市场的衍生产品A50基金走势。截至2009年6月18日,该基金资产净值总额约为365.99亿美元,其持有的前10大重仓股分别是平安、招行、交行、兴业银行、中信证券、万科、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工行和海通证券,因此A股重返3000点之后,金融股波动对股指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在经济逐步复苏的通缩周期,投资者应该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需要改变的是不同阶段的投资策略,就类似彼得林奇每隔6个月定期检查一下自己的投资组合,更应该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切忌被各种焦虑症所困。同理,未来在经济繁荣的通胀周期,也切忌被各种狂热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