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特别报道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信息披露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6 2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财经要闻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木良种补贴等利好政策有望出台
    央行:警惕信用卡
    逾期未偿金额上升风险
    上交所与复旦大学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前5月国企利润降30% 降幅继续减缓
    黄湘平:投资银行业
    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贸易信贷可收付汇额度纳入统一余额管理
    融通基金:
    持续加强内控建设
    我国7月1日起调整部分产品出口关税
    二季度北京企业
    产能过剩压力有所凸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前5月国企利润降30% 降幅继续减缓
    2009年06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雁争
      ⊙本报记者 李雁争

      

      记者22日从财政部获悉,1至5月,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虽仍处下降区间,但实现利润和税金降幅继续呈减缓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254亿元,同比下降30.3%,降幅比1-4月减小2个百分点,5月比4月环比下降7.5%。

      从盈利水平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至5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7562.9亿元,同比下降7.4%,降幅比1至4月加大0.1个百分点,5月比4月环比增长2.1%,盈利水平继续下降。1-5月销售利润率为5.5%,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中央企业销售利润率为6.7%,而地方国有企业销售利润率为3.3%,从总体上看,中央企业盈利水平仍高于地方国有企业。

      财政部公告中统计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中央及地方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中不包括国有金融类企业。

      1-5月,烟草、施工房地产、建材、石化等行业盈利保持增长;煤炭行业利润略有下降;石油、机械、汽车、电子、化工等行业利润降幅继续趋缓;电力行业进一步减亏;钢铁、有色、海运行业亏损增加。

      数据还显示,今年1-5月,全国国有企业成本费用总额为73535.4亿元,同比下降5.7%。但是,在企业成本费用整体下降的情况下,其财务费用却反向增长了14.6%。对此,业内人士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库存的压力变大。

      “4万亿投资增加了企业的贷款量,在为企业‘补血’的同时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教授耿建新认为,贷款利率上升和贷款量的上升,都会使财务费用增加。在利率不升反降的情况下,原因可能是贷款量的大幅增加。央行的数据也显示,1月-5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84万亿元,同比多增3.72万亿元。而大型国有企业通常还贷能力较强,成为银行放贷的首选。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微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剧锦文指出,贷款量的增加,反映了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变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企业规模扩大,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库存增加,生产周期放慢,效率变低。他认为,后者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前者。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今年1-5月,国有企业存货同比增长11.7%,增幅比1-4月下降1.4个百分点。平均总资产周转率为0.2次,比去年同期减慢0.1次。存货周转率为1.8次,比去年同期减慢0.4次。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8次,比去年同期减慢0.9次。

      不容忽视的是,国企库存变大是在其加大营销力量的情况下实现的。这就意味着,国企在未来打开销路的潜力不容乐观。

      对此,国元证券宏观研究员郑旻表示,依靠政府带动企业利润增长是难以持续的,对于目前库存的再次回升,还需要企业及时找到内生性的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