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金融·证券
  • 6: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个股查参厅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特别报道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6 2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特别报道
    金融危机冲击第三产业 东莞经济谋转型之变
    东莞带来的思考——经济增长速度慢一点又如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危机冲击第三产业 东莞经济谋转型之变
    2009年06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国栋 朱先妮 霍宇力
      首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在东莞举办,是东莞市谋求经济转型的举措之一 资料图
      东莞市一处闭门歇业的店铺 朱先妮摄
      东莞是中国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产业结构以外向型加工制造业为主,所有制结构中也以境外资本为主。正因为如此,东莞也成为我国受世界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城市之一,2009年一季度,东莞GDP增长率为负2.5%,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低。

      6月中下旬,本报记者在东莞采访时发现,除了加工制造业出现衰退外,由于外来客商减少、大批农民工返乡,金融危机已波及东莞部分第三产业,不少大卖场、建筑装潢超市倒闭,商铺、写字楼等物业租金收益下降,酒店入住率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遇到空前挑战之时,东莞加速了经济转型之路。从2009年初至今,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频频出访考察,提出“向新加坡学习产业升级,向浙皖五市学习发展民营经济,向深圳学习自主创新”。

      东莞是改革开放受益最大的城市之一,30年里创造了无数经济奇迹,也战胜过无数的挑战。今天,东莞能迈过金融危机冲击、经济转型这两道坎吗?

      ⊙本报记者 朱国栋 朱先妮 霍宇力

      超市倒闭潮的背后

      6月19日,在中国高星级酒店最为密集地区之一的东莞市厚街镇,主要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摩肩接踵,比平时热闹了许多,酒店的入住率也比往常高了许多。“从17号开始,酒店就连续几天满房了。”嘉华大酒店总经理梁汝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酒店的经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大,客房入住率下降了不少。这次酒店能连续几天满房,多亏了外博会。

      梁汝楚所说的“外博会”,全称是“首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于6月19日-21日在东莞厚街召开。短短3天时间,吸引了10多万人进场。会上达成商贸项目4879个,涉及金额509亿元。

      但是,“外博会”短时间内带来的人潮难掩东莞第三产业目前的窘境。

      在东莞,制鞋公司、电子公司这样的企业倒闭早已不是新闻。但到了2009年5月,许多零售超市、大卖场纷纷倒闭的新闻,再度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据报道,从5月17日至6月中旬,东莞桥头金港湾百货、厚街新一佳超市、大和百货大岭山、东坑家家乐超市等多家超市相继关门。而本来在东莞百货业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和百货,更是半年多以来倒闭了3家。

      6月18日,记者来到了厚街的新一佳超市。发现通往超市的电梯已关闭,并已放置了停业公告牌。楼下独立于超市的电子商场仍在正常营业,但顾客很少。

      新一佳超市的倒闭引起了厚街居民的广泛关注。在东莞本地的一个论坛上,一位来自厚街的网友抱怨道:“尽管新一佳超市的位置不太便利,但这超市货物种类不少,价格也便宜,以后购物又不方便了。”

      大卖场的倒闭潮是最近1个多月才密集出现的,但建筑装潢类卖场的倒闭早在2008年底就出现了。百安居东莞华南MALL店于2009年3月8日停止营业。而在这之前,建筑装潢超市家福特南城店在苦苦支撑后,最终于2008年8月关门歇业;而另一本土知名建材商华美乐也在2008年关闭了虎门店和长安店。

      对于虎门店和长安店的关闭,华美乐运营中心策划部部长顾中飞表示,过去的事已不愿多说。但他承认,这次金融危机对东莞建材销售业的影响确实很大,“在最坏的月份,我们的单店销售额可能下降了16%左右,这样的情况在同行业内还算是很好的,据我所知,有些建材大卖场的销售额一度下降了40%。”

      建材传统门店的情况则更糟。记者在东莞市区的建材传统销售地——红荔路上发现,沿街的店铺许多都已关门大吉,其中在花园路和运河路之间的这段红荔路上尤其严重。记者发现,在该路段的50家建材装潢店中,已有17家关门,3家正在转让。

      浙江海宁家纺商张鸿生在红荔路附近经商,6月23日,他在杭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莞的建材生意实际上从2007年就开始难做起来,2008年下半年的销售额下降得很厉害,到了2008年底2009年初,部分销售商选择了退出,干脆关门算了。”

      “家纺和照明受影响特别大,因为这些产品哪怕是打工者也要用到,比如打工者搬进新租住的房间时,可能不会买沙发、家具,但窗帘、灯具这样的东西是愿意买的。但东莞的打工者回乡后,这块需求就下降了,加上前段时间房地产不景气,照明和家纺店的日子就很难过。”张鸿生表示。

      零售业和建材装潢业的不景气,无疑是由东莞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不景气造成的。“有人说东莞是高星级酒店最密集的区域,其实东莞的大大小小卖场也十分密集,一个镇上零售卖场、家电卖场、高档百货店、服装城、建筑装潢卖场和电子产品商场,加起来可能有10多个甚至更多。尽管单个打工者的消费能力不强,但1000多万人就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了。”来自浙江温州的东莞某服装城股东叶明群表示。

      叶明群坦言,零售业的不景气也使物业的收益下降。“以前我所在的服装城较好的商铺月租在120元左右,现在哪怕合同还没到期,我们也主动降到了90元,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要和各商家共渡难关’。说实话,如果留不住老商家,重新去找商家,很可能连90元的价格都租不出去。”

      红荔路的建材一条街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据记者了解,金融危机前后,这条街上的租金普遍下降了25%左右。

      与零售业和建筑装潢业一样,东莞的传统支柱产业——酒店业也遇到了危机。

      自1996年至今,东莞星级酒店业简直成了世界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仅有2645平方公里、由33个镇街组成的城市,却集中了250亿元酒店业投资,拥有100多家星级和待评准星级酒店、15家五星级酒店,形成了中国最集中的酒店产业集群,五星级酒店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但是,这样的优势产业在金融风暴中也遭受了冲击。2009年3月,东莞第一家五星级酒店银城酒店歇业。许多高星级酒店也纷纷放下身段,有些五星级酒店的特价房跌破了300元。有一家准四星级酒店甚至打出了特价房100元的广告,让许多同行大跌眼镜。

      记者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到了几家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和投资人,但他们对酒店的经营状况讳莫如深,比较一致的说法是,“金融危机对我们酒店的经营确实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具体数据不便公布。”

      

      提出向深圳、浙江、新加坡学习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莞经济遭遇了空前挑战,2009年一季度更是史无前例地出现了衰退,但无论是产业界人士还是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只要世界经济不再出现大幅下调,东莞经济最坏的日子已过去。

      有关数据证实了这种判断,据东莞市统计局提供的《2009年前5个月的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显示,东莞全市1至5月份生产总值1382.19亿元,同比增长0.1%,相比一季度2.5%的负增长,这样的经济业绩已很不容易,这也是东莞遭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后,2009年GDP首次出现由负“转正”。

      2008年下半年开始连续下跌的东莞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报复性反弹”。据合富辉煌东莞市场研究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5月全市商品住宅签约面积约63万平方米,达到2007年7月以来的22个月最高值。2009年1-5月各月销售持续走高,尤其3-5月份陡然走高。前5月全市商品住宅累计签约面积达238万平方米,约2.2万套,面积总和同比2008年同期大幅增加约81%,相当于2008年全年销售面积总和的67%。与此同时,东莞住宅均价亦得到持续回升,楼市回暖明显。2009年5月全市商品住宅签约均价约5662元/平方米,环比4月上涨3.4%,同比2008年5月略降4.3%,住宅均价呈现“三连阳”。

      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效应可能会在2009年下半年传导到装潢建材等行业。“地产市场回暖后,一般要5个月后才能传递到装潢业。现在装潢建材销售已有回升,但估计下半年的形势可能会更好。”顾中飞表示。

      尽管东莞经济已出现明显回暖迹象,但对东莞经济有研究的专家认为,由于高度依赖外向型加工制造业,东莞要恢复到2008年那样的14%以上增长速度已很难。“东莞经济实际上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何时能走出经济衰退还是未知数,国际市场的需求恢复显然也需要时日,因此,在不对目前产业结构作出重大调整的前提下,东莞经济也许能恢复增长,但增长速度可能比较慢。”

      东莞决策层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2009年以来,转型、升级、发展民营经济等词语不断出现在东莞各种大小会议和文稿中,东莞迫切需要经济转型已成共识。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更是不断在各种场合强调,东莞要向深圳、浙江等地学习。

      2月19日,刘志庚在会见新加坡教育部兼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高级政务部长吕德耀、贸工部政务部长李奕贤时表示,新加坡是东莞的榜样和目标,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很好学习,其中包括产业升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东莞将来既要成为制造业、物流业发达的城市,更要成为生态优美的宜居城市。

      4月21日,在结束了浙皖5市的考察后,刘志庚马上召开了东莞全市民营经济暨名牌带动战略工作会议。他指出,浙江GDP由改革开放前排名全国第12位,跃居现在排名全国第4位,最大的贡献来自民营经济的飞跃发展。“我们发现杭州市和黄山市的民营经济均占经济总量的50%以上,嘉兴市、宁波市、绍兴市更是分别占到70%、80%和95%。东莞的民营经济目前仅占32.5%,未来增长的空间巨大。”

      5月11日,在东莞市党政代表团深圳之行中,刘志庚又表示,要在推进产业升级、开展自主创新等7方面,向深圳学习。

      对此,东莞南城的一位政府官员颇为感慨,“最近20多年里,东莞似乎一直是全国各地学习考察团的目的地,是各地发展经济争相学习的榜样。现在许多场合东莞的主要领导都在谈怎么向外地学习,这种观念转变是需要勇气的。

      

      经济转型之路崎岖

      早在这次金融风暴袭来之前,东莞人就已意识到东莞的经济社会非要转型不可,但转型之路肯定并不好走,政府决策层对困难也预计得比较充分。早在2006年,刘志庚就提出东莞一定要实现经济社会双转型,而这个转型之路起码要10年。

      2009年5月,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为东莞民营企业上课时,就为东莞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转型支了两招,其第一招是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该培育自己的民营企业,成功创建自主品牌。

      但和珠三角广州、深圳和佛山等城市相比,让东莞人颇为尴尬的是,尽管东莞堪称是富甲中国,但东莞的知名民营企业少之又少。而和东莞差不多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佛山市,则有美的、格兰仕、碧桂园等大批著名企业。

      “不是东莞人不想创业,而是东莞本地人实在赚钱太容易了。仔细研究东莞本地人的收入来源,你就会发现,除了工资收入外,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土地和物业相关的收益,如住宅出租、商铺出租、写字楼出租等等,就连东莞民营企业介入比较多的酒店业,说白了也是商业地产。”已在上海工作、拥有美国硕士学位的东莞人胡信开这样感慨。

      东莞那些靠租金收益维生的人常被称为“食利族”,但经济危机袭来,“食利族”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家族5户人家,以前1年包括商铺和住宅的年租金收益在150万左右,但到了2009年预计要跌到120万。”胡信开坦言,尽管租金收益有所下降,但家里的小日子照样可以过得很红火。不过,有些每年坐收租金的本地人已开始明白:“像过去的20多年那样,租金收入每年都有增长的日子也许一去不复返了。靠租金收入完成原始积累后,该是出去闯一闯的时候了。”

      厉以宁为东莞转型支的第二招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关。厉以宁教授建议东莞今后要内外销、内外资并重,在新能源、汽车工业和信息化、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时注重用信息化提升制造业水平。

      事实上,东莞产业转型已有不少成功案例,虎门的服装业就是例证。最近20年里,虎门服装品牌走出了一条“无牌―贴牌―创牌―名牌”的发展道路,目前服装产业的年销售收入已超150亿元,并诞生了一批如以纯、狐仙、依米奴、温纯、快乐滨尼和大莹等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的服装品牌。

      但服装产业毕竟还是传统产业,东莞人目前最耿耿于怀的还是民营高新科技产业和深圳等城市相比仍相当落后,一般的加工型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仍是绝对主力。

      “东莞需要反思的是:距离东莞只有几十公里之遥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为何能如此发达?为什么深圳能有几十家企业在中小板上市,能有上千家企业符合创业板要求?难道民营高新企业到了东莞就会水土不服,难道我们东莞人就不知道高新企业的附加值更高?”东莞一位官员在一份不公开的讲演稿中,写下了这样一段颇为激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