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数月我国物价负增长,这使得通货紧缩一度成为担忧的焦点,而目前信贷投放的天量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使得对于通胀风险的预期愈发严重。
专家称,面对愈来愈逼近的通胀风险,宏观调控政策应当给予密切关注。
通胀预期增强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日前发表的文章认为,尽管当前价格水平仍处在低位,但因货币信贷前期增加较多,国际国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普遍明显上扬,社会公众对下阶段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预期有所增强。
文章认为,从国际市场看,主要股指、石油、有色等初级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该状态如果持续,可能将加大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6月9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为68.8美元/桶,比2008年最低价上涨了104.9%。国内市场方面资源类、资产类价格可能进一步攀升。根据上海金属期货交易所统计,目前1个月交货的锌、铝、铜月加权平均价格比2008年底的最低点分别上涨39.7%、8.6%、33.7%。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张永军对记者表示,对于通胀的推动因素还包括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包括英国、美国等国家向市场注入货币量大大增加。通货膨胀归根结底属于货币现象,尤其以美国而言,基础货币基数很大,目前尽管货币流通速度减缓,但是一旦经济开始恢复,流通量便极为可观,将会给我国带来很大输入性通胀压力。
而价格方面,5月份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4%,尽管CPI同比依然保持负增长,但是剔除季节因素来看,环比为正增长,价格下降的底部已经过去。
通胀何时来临
针对通胀来临的时点,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表示,“下半年通胀可能会回来,因为去年同比基数比较高的原因。”她指出,过去几个月中国进口大宗商品一般都创出新高。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2009年下半年我国CPI将逐渐回升到0以上,不会发生高通胀,但存在现实的通胀预期。不排除2010年发生“类滞胀”,即GDP增速下行、CPI上行的现象,主要在于外部需求冲击持续、财政政策增量贡献大幅减少、房地产价格出现“非理性繁荣”、宽松的信贷政策等,时点可能在2010年下半年。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判断,目前我国物价即将进入上升周期,200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陷于通货紧缩状态,第三季度通货紧缩可能已是尾声,物价水平在第二或第三季度将触底,第四季度物价水平将出现明显的正增长。中金公司报告分析,中国2010年CPI 通胀将显著升至3.5%-5.0%,2011年为3.3%-5.1%。